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试论体育课中的武术教学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因此我们应该用更严肃的态度去重视武术——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作为体育课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扬光大。武德教育也应加强,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也是学校武术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体育课,武术教学,理论传授
 

中国武术并非一种简单的竞技或游戏项目,也非单纯的技击术,它融入的几千年传统文化内涵,很难以近代西方体育的认知模式去解释、去规范,或以竞技方式去体现它,只有深入于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它所蕴含的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因此我们应该用更严肃的态度去重视武术——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将其作为体育课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扬光大。

1 武术的特点

1.1 武术的价值特点

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的特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所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

1.2 武术的文化特点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既讲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发表论文。“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就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理学中阴阳互济的认识,这种强调和谐、互济的人体运动方式显然不同于西方体育那种更多、更快、更强的文化主旨。

1.3 武术的适应性特点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打、推手、短兵,有适应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受时间、季节限制也少。

2 武术的作用

2.1改善和增强体质

武术运动具有强体健身的作用,它不仅是形体上的锻炼,而且使人体身心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尤其是武术许多功法注意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是十分有益的。

2.2 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武术具有技击的特点,通过习武,不仅可以掌握各种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方法,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持之以恒地练功,还能增长劲力、抗击摔打,克敌制胜,具备防身自卫的能力。

2.3 磨练意志,培养道德情操

武术的学艺和练功,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还需要常年不懈,坚持有恒。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勇敢无畏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良好手段。技、身、性是中国武术的有机价值体系,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道德文化,武术同样折射着这一文化特点,因而形成了具有武术本身特点的人本主义——武德。

2.4 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

武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赛场上两人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搏斗,还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套路演练,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此外,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可以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形式。

3 学校武术课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武术理论及相关知识在教学中的忽视

武术课即是室外课,这已成为一种观念,也是因为有这种观念的存在,武术理论及相关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少了,大家都只围绕着一些模式化动作来进行教学。一些关于武术的由来、历史演进、未来发展、健身要求、拳种和类型等等,基本上都没列入教学计划,有的也只是在动作教学中一带而过。另外,武术特有的文化内涵——武德,其大多被忽视。

3.2 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教学中大多都只以动作的教学为主,仅把武术作为一种肢体活动传授给学生。教学中自始至终都采用学习、复习、再学习的单一方法循环重复,形式枯燥,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形成单一的被迫性练习。没有采用生动的武术攻防练习,缺乏单个动作或基本动作的趣味性练习。

3.3 缺乏合适的武术教学方法

每次教学课的内容累积增多,教学和复习时间都比较紧张,学生在没有消化完所学知识的情况下又开始接受新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示范不合理,没有完整的整段、整套示范动作;不能及时发现错误予以纠正;重点、难点讲解示范重视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得不到实施。发表论文。学生缺乏武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往往要在学习基本动作组合的过程来教身型、步型、手型、手法等基本姿势。

4 结论与建议

4.1 加强理论教学和武德教育

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一方面使学生对中国武术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对弘扬民族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武德教育也应加强,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也是学校武术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4.2 端正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针对某些学生提出的武术套路是“花拳绣腿”的想法,一方面讲解套路中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武术套路的演化与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并认识武术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而且有着广泛的实战意义,利用武术攻防动作的示范与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用游戏的讲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预防某些学生的学习武术就是为了学“打”。

4.3 抓基本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发表论文。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训练,有侧重点的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和简单组合动作,以配合“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基本练功方法。这对以后的套路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4 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的关键

首先,完整重点与难点的示范是学生掌握动作的主要手段。教师首先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完整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有大致了解。然后再分段示范,再单个动作讲解示范(2—3遍),并抓住难点,突出重点与关键环节,用规范的示范动作、准确的术语引导学生,使之形成一个完全的技术造型。

其次,规范的示范与准确的讲解结束以后,接下来就是“手把手教学”——领做。较简单的技术动作一般采用在学生队伍的正前方,按套路的运行方向背向学生进行同方向领做。以便达到教师在不同的示范面使学生准确看到教师动作的运行路线,进行正确的模仿练习,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第三,纠正错误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巩固技术动作达到正确掌握的有效练习方法。即时改正每个错误动作,直至所学动作全部掌握。


参考文献:
[1] 贾宇龙. 浅谈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改革[J]. 科技资讯, 2009,(04) .
[2] 金建栋. 浙江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2009,(04) .
[3] 郭广辉. 浅谈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培养的必要性[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
[4] 洪伟文. 制约武术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展的因素探究[J]. 知识经济, 2010,(02) .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与价值
下一篇论文:试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