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战术珍珠球运动主要是在全场范围内利用进攻基础配合中的掩护、传切、突分、策应,快攻和掷界外球时的各种固定战术配合。现代篮球运动除了进攻基础配合外,还有针对对方整体防守战术下的各种进攻战术,如快攻、进攻区域联防、进攻半场人盯人、固定战术等。
珍珠球运动战术无论从进攻还是防守,都充分体现了篮球战术体系的三个层面,即个人攻防行动、进攻防守基础配合行动与整体攻防行动交融。这也充分体现篮球运动“四个统一”的战术特征,即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统一、原则性和机动性的统一、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统一、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2.3.2竞赛规则的相似性
珍珠球运动竞赛规则与篮球运动竞赛规则基本相似,但作为两个单独的体育项目,它们在竞赛规则上有自己的特别之处。(见表2)
表2 珍珠球与篮球部分竞赛规则区别
篮球 |
3秒违例 |
5秒违例 |
8秒违例 |
24秒违例 |
球回后场 |
珍珠球 |
无 |
无 |
无 |
25秒违例 |
无 |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珍珠球的竞赛规则相对于篮球而言,更简单明了,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这就可以为珍珠球的训练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条件。
2.3.3珍珠球的技、战术特点
珍珠球的传球基本上以单手传球、双手接球为主,这就导致珍珠球的传球速度更快、分行得距离更远。因为珍珠球的球网是一个移动的球篮,因此它的投篮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珍珠球的出手和得分更多地强调的是出手的感觉和手对球的控制,以及起跳时机的合理把握,在空中投篮即使遭到封盖可选择的出手变化也更多,运球与突破两个技术与篮球基本相似,有了篮球运动基础的同学能很快融入到珍珠球运动当中,因此也比较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对学生的鼓励,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学生熟悉了球性就可以自如地运球、进攻,出手得分。珍珠球的防守战术配合过多地依赖于全场紧逼、半场扩大人盯人、以及防守快攻,珍珠球的进攻战术配合过多地依赖于进攻全场紧逼、进攻半场扩大人盯人、以及快攻,比篮球运动战术配合简单的多,容易掌握。篮球比赛中对身高的要求比较高,参加的队员都是同龄学生中身高或身体条件比较突出的,参与面相对较窄,珍珠球运动对于封锁区和得分区的队员的身高有明确的限制,因此珍珠球的开展就具有更宽广的选择面,要求队员在比赛中必须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努力取得比赛的胜利。
2.3.4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只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才能保证战术思维的进行,而情绪又受意志的控制和调节;所以,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发挥战术意识的作用。在运动场上只有保持清醒状态、思维敏捷、足智多谋,预测战局变化与对方的行为目的,才能达到运用战术意识的目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两项运动贯彻执行战术意识的必备条件。
2.3.5从战术意识角度分析
战术意识是战术思维能力的反映,两种运动都是通过队员在规定的范围内,合理运用脚步移动、身体对抗、各种控制支配球的技术、不同的得分手段来赢得胜利。战术意识是两个项目意识的核心,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3结论与建议
3.1 从篮球和珍珠球之间技、战术体系的比较分析可知,二者的个人技术、战术基础配合、整体战术的运用都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因素。因此很有利于珍珠球项目运动的训练。
3.2 从身体各项指标分析来看,珍珠球没有对身高的要求,珍珠球在训练时可以借鉴篮球的部分模式加强适应性训练,同时注意消除篮球在某些方面对珍珠球的干优,促进珍珠球的技战术的发展。
3.3 珍珠球项目在高校选修课程突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互补性。珍珠球的技、战术与篮球和手球技、战术有十分相似的地方,有些内容基本上相同,在进行珍珠球教学时完全可以借助有效的篮球和手球技术战术的教学训练方法,以“移植”的方式帮助珍珠球教学顺利进行。比如运球、传球、截球和接球技术与篮球相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珍珠球的技术。
3.4珍珠球与篮球运动教学交叉进行,在两项运动教学中相互提高,发展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1] 丁仁涛. 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珍珠球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 科技信息2004.9(2)229
[2]左坤,闫燕.关于高校珍珠球运动开展之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8;76―78
[3]田军谊,钟琼.珍珠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探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82―8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