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体育论文

当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 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系上都是新的,蕴涵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它在课程目标、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与突破。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的方向与思路是什么?是体育教师应该明确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提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1.由知识技能本位向个体发展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正规化、统一化,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教学中,把体育教学和育人割裂开来,这就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格养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健康和发展”。因此体育教学要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2.由重统一性教学向差异性教学转变。论文参考网。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按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方法进行教学。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体育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 研究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3.由重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就是教技术,带学生运动。136 学时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在实践中完成,理论教学就显得不足。实践中没有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所以体育教学必须注重健康知识的传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

4.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方向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强调接受学习, 机械模仿,过于关注教师的教, 忽视学生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论文参考网。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接受式学习为发现式学习。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

1.竞技项目教学化改造

竞技项目教学化改造,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及学生身心特点,不照搬“专业化”、“标准化”的运动及其竞赛形式,而是从学生参与运动权力的平等性出发,以全体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基础,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与活动内容,通过对运动规则、比赛形式进行相应的简化改造和修改,以便运动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需要,从而使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成功参与运动。如“软式排球”、“软式网球”和“沙滩排球”等,不管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如果学生能在学校养成习惯,并且持之以恒,让在学校养成的习惯伴随一生,竞技项目就真正发挥了作用。对于传统竞技项目进行“教学化”、“软式化”开发,通过设计使之更加适合体育教学要求。论文参考网。

2.竞技项目文化价值的发掘

传统体育教学主要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线”,往往把目光紧紧地盯在运动技术的系统传授上,很少从运动文化的角度审视运动价值的发掘,结果是往往“舍本求末”,使体育教学中的文化传递难以真正落实。体育教学中应重视运动文化传递,将运动的传统、礼节和愉悦的庆祝活动融合在课程里,不但注重充满欢乐的学习气氛的营造和学生的多种运动愉悦感体验,而且通过诸多教学比赛、比赛节庆等措施,潜移默化地强化“运动参与精神”、“公平竞争精神”的培养,不考虑参与学生的技术水平高低,并把各组队名、队号、队旗与队服等细微之处渗透其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宣传员等,依据竞赛期与运动类型轮流交换,从而使学生能进行多角色的体验,更好地理解成功运动经验所必须的所有要素。

三、探索多样化体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那么,体育教学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但现今的体育教学模式仍以传授式教学为主,不能表现出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因此改革单一的传授式体育教学模式,探索多样化开放式体育教学模式, 从操作性层面来说,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传授式教学模式。是以运动技术进行单元设计, 单元教学以技术的难易度为序, 教学过程是以某个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为主线,注重对技能掌握效果的评价。

2.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在掌握动作技能和身体锻炼中,体验运动乐趣, 逐步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和志向的习惯。

3.主体性教学模式。它包含了主动性教学、自主式教学、自练式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模式。这类教学模式强调尊重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强调学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4.发现式教学模式。通过掌握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并加以创造, 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

5.合作式教学模式。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通过学生的互帮互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来提高学习质量。

6.领会式教学模式。以掌握整个运动项目和特点的认知,改变以往只追求单个技术技能, 以提高球类教学质量。另还有程序教学模式、掌握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只要我们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能大胆探索、运用、发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将会使体育教学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六、改革评价内容和方法, 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评价体系

第一、分散评价与集中评价有机结合。分散评价是指整个体育教学进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与表现的评价,集中评价是指体育教学进程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哪些应该分散评价和哪些应该集中评价,一般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而定,这样既可保证评价的质量,又使学生不感到外界的压力。

第二、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有机结合。相对评价,主要是全体被评价对象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评价。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之外,建立起客观指标,以这种指标为标准来进行的一种评价。一般情况下,一些简单的过程性评价可以用相对评价,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运动参与意识、运动技能水平等。一些技能性、知识性强的内容可以采用绝对评价,教师根据学生运动能力差异,赋予一定的权重分数,以便对体育学习进行科学的量化分析。

第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是较为合理的。尤其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结合更有意义。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结合,转换成几个等级,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这样教师既能掌握一定的量化数据,又淡化了学生对分数的斤斤计较,并能使教学评价富于弹性。

第四、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有机结合。评价时,除了教师评价外,要增加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评价权力和资格方面应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评价中去。学生可以评自己,也可以评别人(教师、学生)。对学生所提供的评价资料,要在总体评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样的评价才真正做到了尊重教师、尊重学生,体现了共同参与的意识,也有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创造一种民主的和谐气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润洲.新课程视野下教学问题行为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3.胡永南.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1(1).
4.李泽群等.刍议体育与健康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4(1).
5.杜祥培等.高校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教育,2003(5).
6.季 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4)
7.高 嵘.领会教学法的特点[J].中国学校体育,1999(1)
8.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4)
9.符传嘉.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学刊,2004(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众传媒与体育联姻的相互影响探析
下一篇论文:对高中体育分项教学的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体育论文
最新体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