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近几年,生态文明的观念和行为逐渐得到推广,“原生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笔者提出的体育生态教学,即结合社会现状,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目,顺应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学生特定阶段用与特定阶段相适应的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关心学生身体,重视学生情感,从而实现对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练,培养较强的适应力与生存力。现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校体育是人一生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体育可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今后科学锻炼指明方向,因此学校体育要从“大局”出发,教材、教法都要以“健康”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与大众体育相结合,为踏出校门后的自主锻炼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
关键词:生态,生态教学,体育,学校体育
一、“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背景分析
1、生态及“生态体育教学模式”
近几年,生态文明的观念和行为逐渐得到推广,“原生态”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和应用。
生物学中,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
笔者提出的体育生态教学,即结合社会现状,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目,顺应人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学生特定阶段用与特定阶段相适应的方法从学生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进行教学,关心学生身体,重视学生情感,从而实现对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磨练,培养较强的适应力与生存力。
2、背景分析
现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的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已不满足、不乐于教师的传统教学,学生的被动状态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培养,他们迫切的需要一种不拘泥于教学课堂,从被动中走出来,走入大自然的教学方式,“生态体育”教学将满足他们的要求。
二、 “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内容选择多样
学校体育是人一生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体育可以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为今后科学锻炼指明方向,因此学校体育要从“大局”出发,教材、教法都要以“健康”为指导,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与大众体育相结合,为踏出校门后的自主锻炼做好生理和心理准备。例如,风靡已久的瑜伽、跆拳道、橄榄球等外来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传统项目,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选修教材让学生了解,以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有更多的锻炼项目可以选择,而被教师遗忘的单双杠、云梯、肋木架等也应该发挥它们的作用,而不是被当成摆设。
2、组织形式丰富
由于一些教师的应试思想,体育课要么是机械的练习考试项目,要么就是“放羊”。论文参考。而生态教学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减少教师口头讲解技术的时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不断尝试、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动作,掌握技术。例如一堂短距离跑的练习课。过去很多教师会从专业角度进行教学,先练习摆臂、原地高抬腿,然后行进间高抬腿,后登跑或者其他,最后加速跑。整堂课过于枯燥且毫无娱乐性。生态教学则顺应初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跑”的练习娱乐化、竞赛化。准备活动400米慢跑,跑步的同时文艺委员带领大家唱歌,歌曲要求强劲有力、积极向上;关节操练习交由各排组长负责,队形不限,便于动作就可以。进入基本部分,教师提出问题“跑步的快慢和什么有关系?”并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做示范,让其他学生找出答案,最后得出步幅和步频影响速度。再告诉学生后登跑和高抬腿练习可以提高步幅和步频,教师示范强调要领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练习,并选出最好的同学代表小组进行组间比赛,看谁的动作做的最好。论文参考。论文参考。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动作,共性错误可以集中讲解,个性错误则个别指出,重视对“小老师”的培养,使学生的互相帮助多过教师的说教。最后通过接力比赛巩固提高提醒学生跑的速度。整堂课教师多扮演组织者、协调者、裁判员的角色,做好引导工作,多观察、少说教。教学场地可以利用校园的马路、草坪等各种场地甚至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情景式教学,把专业的教学内容简单化、生活化、娱乐化,从而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与人交往、团队合作等基本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开展教师网络指导学生学习,以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边练习、边思考,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教学目标开放
在过去,学校体育大多以竞技体育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把学生当作运动员来上课,要求的过精、过细、过专业,导致学生在课上得不到成功的快感而放弃运动,甚至厌恶体育课。体育生态教学则要求体育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提出不同的课堂要求,轻技术、重参与;以学生提高成绩的幅度作为标准,而不是“一刀切”的看运动成绩是否达标。仍以跑的练习为例。课的内容是橄榄球比赛。场地为半个足球场。7~8人为一组,循环制比赛。比赛规则:组员通过持球跑,传球的方式将球扔进对方球门即可;一场比赛时间为5分钟。两组学生比赛时另两组在旁观战,加油鼓劲。教师在宣布课的内容时,告诉学生今天就是一节“玩”的课,课的目标就是大家跑起来,通过配合赢得比赛胜利。这样一节课,学生愉快了心情,老师达到了目的,所谓真正做到寓练于乐。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压力已不仅压到了处于工作状态的成年人,也压到了绝大部分的青少年儿童身上,学业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学生内在的压力,把身心还未发育成熟的学生们压的喘不过气,体育生态教学要求体育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心理的变化,从学生生理的、情感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的真正需要,以学校体育特殊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帮助他们解压和调剂,发挥当代学校体育的特殊功能。
三、“生态体育教学模式”的最终归宿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指向,“从原来阶段体育转变为终身体育,从注重运动技能转变为重视健康,从学科主义转变为人本主义”,实为趋向以“人”为本的生态教学的转变,这首先要有教育者理性的更新,然后建构出与之相应的具体教学法。生态体育教学是对国家新课程标准的一次践行,以期还给学生一个可以自由呼吸和翱翔的的大自然!
参考文献:
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人们体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