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对教学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而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又将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所以,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便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论文参考,思考。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论文参考,思考。他们除了要通晓所教授的科目外,还要善于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教学能力,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训练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及创造能力。
2、体育教师应不断拓宽知识面。现在知识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面,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可以“请进来、走出去”,请名师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把一些年青教师送到其他高校进修学习,体育教师的知识是否丰富,深度广度如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
3、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体育教师的个人修养主要体现在仪表、谈吐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耐心与对待学生的态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抖擞、举止大方得体,语言风趣不失典雅,遇到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融洽协调、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体育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除了要传授给学生体育技巧外,还要在学生中树立健康的形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坚强的意志面对变幻莫测的人生,培养其高尚的信念和情操。
五、完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
进入21世纪,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是树立“健康第一”的宗旨,建立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注重体育文化知识传授及体育能力和习惯培养的目标体系。体育教学改革正逐步深入,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正逐步更新和发展,体育教学模式也多元化发展。然而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在相当一部分高校还相对滞后,他们仍按照旧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课考核内容来进行,往往还是按秒表、拉皮尺的方式,最终以分数作为衡量定性的标准。这种状况制约了当前改革的进行,削弱了“健康第一”的主导思想的具体实施。作为体育评价体系的体育考核,如果能将体育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有利于产生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健康奠定基础,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而且也推进了体育改革的进程。体育考核评价的内容结构框架,分值所占比例初步拟定:
1、自选项目
占30%,学生可选自己的强项进行考试,考试时间应有一个阶段,考试次数可重复几次,每一项应有师资小组配备,减小“考分的偶然性”。
2、参与频率
占30%,将余暇运动频率和群体活动频率记入30%分数中。学生划卡参加俱乐部体育活动,早操出勤率以及各类运动竞赛的获奖都纳入其中。
3、体育能力
占20%,从体育组织能力、竞技能力、协作竞争能力、精神追求能力、创造革新能力几个方面考虑。
4、体育文化
占10%,书面考试与论文陈述式,二者选其一。书面考试内容应包含基础理论知识、专项理论、体育动态发展、体育时事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论文式的书面陈述应是学生体育思想、意识、水平等综合反映。
5、健康状况
占10%,健康水平在一个阶段运动后提高还是降低,教师从平时观察积累中给学生打分,学生也可自行打分,体育的终结目标是健康,学生应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智翔。现行高校体育考核改革的可行性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2]、李玫红、董会芳、佘德芳。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航空教育,2003,(11)
[3]、戴德翔、童立涛。对高校体育课教学新特点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3,(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