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为例

时间:2012-03-17  作者:秩名
  表1 1997-2008年城乡居民各不同来源收入的比重

 

年份

 

 

城镇居民总收入

农村居民纯收入

 

工薪收入占比

经营净收入占比

财产性收入占比

转移性收

入占比

工资性收入占比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比

财产性收入占比

转移性收入占比

 
 

1997

0.72

 

0.024

0.1827

0.24618

0.70462

0.0113

0.0379

 

1998

0.6973

 

0.0243

0.1984

0.2653

0.67808

0.014

0.0426

 

1999

0.6807

 

0.0218

0.2135

0.28515

0.65528

0.0143

0.0453

 

2000

0.6378

 

0.0203

0.2314

0.31166

0.63338

0.02

0.035

 

2001

0.6335

 

0.0195

0.2416

0.32619

0.61681

0.0198

0.0371

 

2002

0.7019

0.0406

0.0125

0.245

0.3394

0.60048

0.0205

0.0397

 

2003

0.7074

0.0446

0.0149

0.2331

0.35023

0.58778

0.0251

0.0369

 

2004

0.7062

0.0488

0.0159

0.2291

0.34003

0.59453

0.0261

0.0393

 

2005

0.6888

0.06

0.017

0.2341

0.36085

0.56669

0.0272

0.0453

 

2006

0.6893

0.0636

0.0192

0.2279

0.38327

0.53832

0.028

0.0504

 

2007

0.6865

0.0631

0.0234

0.227

0.38553

0.52983

0.031

0.0537

 

2008

0.662

0.0852

0.0227

0.2302

0.38939

0.51161

0.0311

0.0679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计算而来
 

(一)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和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由于所处环境、职业、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原因,其在收入构成和比重方面存在着显著的特点。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构成了城镇居民总收的四大板块。工薪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渠道,虽然在2001-2003年工薪收入占比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是近年来城镇居民工薪收入保持了比较稳定增长趋势,工薪收入在城镇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72%小幅的下降到2008年的66.2%,期间有小幅的波动;从1998-2008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年均增长13.86%,比重从18.27%上升到23.4%,是城镇居民的第二收入来源;经营净收入是城镇居民的第三收入来源,年均增长28.55%,比重从2002年的4.06%升至2008年8.52%;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长12.34%,增长速度较快但比重依然偏低,一直徘徊在2%左右,而且呈现出周期性波动。

图4城镇居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及消费的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计算而来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是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的各种税款(如个人所得税、牌照税、房产税等),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工薪收入与消费增长的速度和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对城镇居民而言,工薪收入的存量、增量和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常年保持稳定,这为居民消费行为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同时,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率出现小幅下滑,这与工薪收入占比和增长速度的下降有着很大的关系。和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在消费中的最大优势为转移性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这得益于我国城镇居民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毕业论文题目,为城镇居民的消费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国家先后多次提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待遇,这进一步巩固了转移性收入对消费的“保障作用”。财产性收入是近年来居民收入中增长速度最快部分之一,但长久以来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仍然较低,这与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还有一定的差距,居民财产性收入通常受到居民个人因素、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投资市场等方面的影响,与其他来源收入相比,财产性收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从图3就能够看出,财产性收入增长率的波动性明显,基于此,从短期看,财产性收入对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于长期而言,财产性收入的消费效应并不明显,陈建东等(2009)的研究还发现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增加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而且收入不确定性等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罗楚亮,2004)。经营净收入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的产物,在2001年之前并不存在此项收入或者比重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和财产性收入一样,经营净收入在城镇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其增长趋势能够保持常年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为居民消费的增长奠定基础,为居民消费的增长起到“辅助性”作用。

(二)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由此产生的系列性体制原因,农村居民无论是在收入构成,还是在收入增长的趋势上,和城镇居民相比有着显著的差距。农村居民纯收入通常是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这些费用通常包括税费支出、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和赠送农村亲友支出。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也就是俗称的“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长速度最快而且最平稳的收入来源,其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24.6%升至2008年的38.9%,成为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的最大贡献源,上世纪以来,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来源从乡镇企业就近工作逐步过渡到大中城市务工。家庭经营收入通常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农村住户家庭经营活动按行业划分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和其他家庭经营。截止到目前,家庭经营纯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家庭经营纯收入不仅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其增长趋势也不明显,也就是说家庭经营纯收入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下降核心期刊。财产性收入是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农民的财产类别构成通常包括土地、房屋、资金(含各类有价证券)、实物等,而能够给农民带来财产性收入的主要为土地、房屋和资金,三者构成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1997-2008年,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1.13%升至2008年3.11%,和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类似,增长趋势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但这种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虽然比重偏低但增长趋于稳定。转移性收入是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须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情况下,是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占比偏低,在3%-6%之间徘徊,在1995年-2008年之间,转移性收入的增长速度经历了较快增长、较慢增长、负增长和稳定增长四个阶段。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农村消费问题研究课题组(2009)的总结,我国农村消费总体上处于第一次升级向第二次升级的跨越阶段、消费水平呈现多层次“菱形”结构、农民消费满足率低但潜力巨大;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表现在收入水平总体偏低,消费能力不强;消费行为具有以实惠性消费为主,具有价格敏感性、实物性消费下降,货币性消费增加快、物质消费多毕业论文题目,精神消费少、消费时段集中、消费方式趋同、消费心理谨慎的特点。如图4,农村居民的消费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速度和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这两类收入为农村居民的最主要来源,钟甫宁、何君(2007)认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增加工资性收入应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家庭经营收入。通过在农村地区的经验观察可以感性的发现,那些外出务工比重较高的家庭较比重低或比重为零的家庭在选择消费行为和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前者不仅在消费总量上明显大于后者,而且消费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在选择消费品上更多是出于替换旧消费品的目的。土地是农村居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财产,在此我们主要以土地财产性收入为例来分析财产性收入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而中国土地政策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农村与城市土地仍然维持着二元性,城市和农村在土地权利、管理与市场上绝对分割(中国土地政策综合改革课题组,2008)。在现实中存在着农地产权主体虚置、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严格土地财产权实现方式、不完备的土地征用制度等缺陷(夏宁、夏锋,2008),致使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中比重最低、波动最大的收入来源,这又在一定程度制约土地财产在刺激农村居民消费中的重大作用。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比重的提升得益于日益改进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和一系列惠农支农补贴,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转移性收入的保障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这对“缓冲”农村居民的谨慎性消费心理、提高对未来消费的预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5 农村居民不同来源的收入及消费的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计算而来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及数据说明

为研究不同收入来源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我们在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来源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面板数据模型,如(1)所示:

(1)

式(1)中,i表示地区,t表示年度,CONSUMPTION表示城乡居民的消费,是本文的被解释变量,WS_INCOME、OPER_INCOME、PROP_INCOME和TRANS_INCOME分别表示城镇居民工薪收入、生产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将通货膨胀预期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进行探讨,并且滞后一期。同时为了减少变量的波动性和增加实证检验的可信度,对所有变量做对数处理,也就是(2)模型:

(2)

本文分析的样本包括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时间跨度分别为2002-2008年(城镇居民)和1997-2008年(农村居民),其中1997-2004年所采用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年以后的数据均由《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9)各卷整理得到,同时还有部分数据

表2各变量的统计描述

 

 

 

变量

平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

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消费

7520.007

2305.201

4525.938

16588.01

210

工薪收入

8302.279

3019.671

4361.646

21388.72

210

经营性收入

712.5155

463.5817

126.3892

3103.484

210

财产性收入

210.9624

188.2144

25.81169

1300.474

210

转移性收入

2919.08

1161.423

1337.046

7565.539

210

通货膨胀率

1.871429

1.768719

-0.8

4.8

210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

2212.433

1119.731

903.09

7768.24

360

工资收入

1213.961

1234.971

53.944467

7302.02

360

家庭经营收入

1718.606

511.191

640.5315

3388.74

360

财产性收入

87.18206

119.5898

0.423279

1029.159

360

转移性收入

159.9182

162.4364

20.27

1594.755

360

通货膨胀率

1.866667

2.649223

-1.4

8.3

360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信息网数据库计算而来
 

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所有数据都经过了价格指数平减。

(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通过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7=100)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7=100)进行相应的调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不同来源收入分别通过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002=100)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002=100)进行平减。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无为而治”―浅议商标零翻译策略的魅力_毕业论文题目
下一篇论文:洋马菊花产业机制成功发展的思考-论文网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最新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市场营销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