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BA的不同处理方法对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

图3. 6-BA不同处理方法对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
图3比较了各种处理最适浓度对切花鲜重变化率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CK1处理区的切花鲜重在瓶插初期迅速增长,从瓶插第3天开始,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第5天开始鲜重开始迅速下降。各种不同的6-BA处理方法均促进切花鲜重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切花水分的吸收,尤其是6-BA喷施处理,切花鲜重第10天才开始下降,其次是6-BA瓶插处理,脉冲处理对鲜重增长等的促进效果相对最差。
三、结果与讨论
适当浓度的6-BA脉冲处理,与对照区相比,使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了1-2天左右,开花率达到了100%。但对花苞直径的增长影响并不显著,并且高浓度的 6-BA脉冲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花苞直径的增长(表1和图1)。不同浓度的6-BA脉冲处理都有很好的叶片保绿效果,并且尤其以低浓度6-BA处理区(1.0-50mg/L)叶片发生黄化的比率较低(图2-A)。这些研究结果与耿兴敏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BA脉冲处理虽然有显著的叶片保绿效果,但对切花,尤其是花苞直径的增长,花色鲜艳程度等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在较高浓度时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
低浓度(0.1-1.0mg/L)的6-BA瓶插处理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了切花的开放率,5.0mg/L及以上的6-BA瓶插处理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并且明显抑制了切花的开放程度(表1和图1)。6-BA瓶插处理,除0.1 mg/L处理区抑制了叶片的黄化以外,较高浓度的6-BA瓶插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了导致叶片的黄化(图2-B)。因此瓶插处理最适浓度为0.1mg/L,瓶插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处理浓度,防止浓度过高造成生理毒害。不同的切花种类适宜的处理浓度也会有所不同,郭维明等有关切花菊的保鲜研究结果表明6-BA预处理效果好于瓶插处理,并且6-BA瓶插处理浓度最适浓度为1.0mg/L[14]。
6-BA喷施处理使切花的开放率达到了100%,200 mg/L 与500mg/L喷施处理区的切花瓶插寿命,与对照相比延长了2天左右,对切花的开放也没有任何抑制作用,相反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期刊网,虽然效果并不显著(表1和图1)。6-BA喷施处理的保绿效果虽然不如脉冲处理显著,但不同浓度的6-BA喷施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叶片的黄化,尤其是200mg/L处理的保绿效果最为显著(图2-C)。图2-D显示了各种处理最适浓度对叶片黄化率的影响,此图表明脉冲处理的叶片保绿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瓶插处理,最后是喷施处理,这或许与叶片喷施后通风不足,叶片未充分干燥有关。
以上各种处理方法在适当浓度条件下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各种处理方法均有一定的叶片保绿效果,脉冲处理的叶片保绿效果最为显著,喷施处理的效果较差,但在浓度适当的情况下,在花朵瓶插寿命结束前,叶片也基本保持鲜绿,黄化率也很低。并且喷施处理对鲜重增长等的促进效果非常显著。这些研究表明6-BA喷施处理较适合于百合切花的保鲜。尤其是南京地区所售百合切花大多从昆明等地运输而来,然后再由批发商卖给零售商,在到达消费者手中还有一定的贮藏期(有时甚至是常温贮藏),本研究结果表明空运后的6-BA喷施处理仍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并且喷施处理相对于脉冲处理与瓶插处理简单易行,可保证切花在消费者手中还能保持一定的观赏期,但要注意喷施后的通风处理。
参考文献
[1]蒋倩.6-BA对百合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甘肃科技,2009,25(11):148-150,134.
[2]罗红艺,王艳,毛艳芳,等.含B9和6- BA保鲜剂对非洲菊切花保鲜的影响[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4,26(4):24-26.
[3]张翠华,郑成淑,孙宪芝,等.6-BA对牡丹切花保鲜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2):203-206.
[4]文颖强,刘雅莉,王荣花.6-BA和PP333对郁金香切花的保鲜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05, 25(12):2535―2538.
[5]赵莹和李新凤.6-BA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研究.西北农业学报,2008,17(2):254-257.
[6]魏文辉.牡丹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0, 18(4): 1-6.
[7]张微,张慧,谷祝平,等.九种花衰老原因的研究[J].植物学报,1991,33(6):429―436.
[8]D’Hont.K., Langeslag. J. and Dahlhaus. B.L.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rowth regulatorsand chemical treatments used during postharvest for preserving quality ofchrysanthemum[J]. Acta Hortic., 1991, 298: 21 l-214.
[9]Gvilli,A. and Mayak, S. Treatment with benzyladenine to prevent leaf and bractyellowing. Hamamot VePrahim, 1970, 9: 128 (in Hebrew).
[10]耿兴敏,盛璐,刘俊,等.6-BA在百合切花保鲜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2010,4:15-18.
[11]Han Suan S.. Benzyladenineand gibberellins improve postharvest quality of cut Asiaticand Oriental lilies[J].HortScience, 2001, 36(4):741-745.
[12]蔡永萍,陈静娴,聂凡,等.蔗糖对提高唐菖蒲切花观赏品质的生理效应[J].园艺学报,2000, 22(4): 403-404.
[13]刘雅莉,王飞,丁勤,等.摧花保鲜剂对百合(Lilium)绿蕾摧花保鲜生理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28(6): 89-95.
[14]郭维明,章志红和房伟民.6-BA对切花菊瓶插期间生理效应的调节.园艺学报,1997,24(4):364-36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