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南华松叶蜂Diprionnanhuaensisxiao从1989年发现以来。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及防治试验。
论文关键词:南华松叶蜂,生物学习性,防治
南华松叶蜂 Diprion nanhuaensisxiao 从1989年发现以来,在平坝华山松种子园发生局部性为害。为确保1800余亩种子园的华山松健壮生长,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及防治试验,现将1989年至2006年近20年观察结果初报如下:
一、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8.5-10.8毫米,翅展20-22毫米,体粗壮黑色,头部黑色具刻点,触角22节,鞭节由2.0个小节组成,呈锯齿状,渐向端部尖细,单眼黑色有光泽,中胸盾片具刻点,有一对犁板黑色斑,小盾片黑色亦具刻点。中胸盾片前两侧下方,底部前自后头,后至前翅肩角下,前足基本处为黄白色,腹部1-2节背,腹板及节3腹节腹板黄白色,前足基节、胫节、中足胫节端部及后足转节色淡,其它部分均黑色。
雄虫:体长5.8-6.2毫米,翅展15-16毫米生物论文,体狭小黑色,触角22节,鞭节由20个小节组成,端部第3节至基部第二节呈双栉齿状,内栉齿短,外栉齿长。
卵:长园筒形,长1.5毫米,宽0.5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待孵化前色深。
幼虫:初孵幼虫头黄褐色,胴部灰白色,头大于体宽,二龄幼虫头褐色,胴部灰白色,头与体等宽至体宽大于头宽,三龄幼虫头黑色,胸足第一、二节基半部及三、四节褐色,其余部分灰白色,背线、气门上线褐色明显,体表有褐色刺毛,四至五龄幼虫,第二、三胸节由4个小环节组成,且第一小环节均为黑色,肛节背板前半部黑色,背线及气门上线黑色。(见表1)
表1 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宽
虫龄
|
体长(mm)
|
头宽(mm)
|
幅度
|
平均
|
幅度
|
平均
|
1
|
2.1-4.2
|
3.1
|
0.5-0.6
|
0.55
|
2
|
4.0-12.0
|
8.0
|
0.7-0.8
|
0.75
|
3
|
10.0-16.0
|
13.0
|
1.2-1.4
|
1.30
|
4
|
14.0-24.0
|
19.0
|
1.5-1.7
|
1.60
|
5
|
23.0-26.0
|
24.5
|
2.0-2.25
|
2.13
|
茧:长6.1-11.6毫米,宽3.3-5.8毫米,丝盾、棕色,略具光泽杂志网。
二、生活史
南华松叶蜂 在贵州平坝华山松种子园,一年发生两代,以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翌年6月中旬化蛹,蛹期约10天左右,6月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交尾、产卵,7月上旬化出幼虫,幼虫有5龄,幼虫期为30-45天(越冬幼虫期长达9个月),8 月上、中旬,老熟幼虫结茧、化蛹(有部分幼虫滞育越冬),8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出现,10月上旬有少数第二代成虫出现,由于幼虫有滞育习性,越冬时间长短不一,因而从7月至11月均可见到幼虫。见(表2)
表2 松叶蜂生活史表
月旬
虫态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上中下
|
越冬代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代
|
|
|
|
|
|
|
|
|
|
|
|
|
|
|
|
|
|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
|
|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代
|
|
|
|
|
|
|
|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一
|
(一) (一) (一)
|
+成虫卵 -幼虫(一 )幼虫越冬 +蛹
三、生活习性
成虫羽化后,在茧中稍停留,便破茧而出(此时从外面可听到成虫在茧内活动及破茧的响声),成虫羽化时间为晴天生物论文,下午3-4时,刚羽化的成虫即排出青绿色浓体粪便,稍休息片刻,便开始飞行、寻找配偶,当日可行交尾、产卵,交尾时雌虫头向中,雄虫头向下倒挂,交尾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从几分钟到数小时,受惊时即分开,雌虫一生可交尾多次,成虫产卵于2年生松针中下部,产卵前雌虫先用品器凿一条纵裂缝,将卵产于松针内,然后口中吐出黄绿色胶质液将裂缝封好,每一松针可产卵10-15粒,一束松针中可有2-3枚被产卵,雌虫一生可产卵115-168粒,卵期10-12天,孵化率100%(室内测定)。雌虫寿命5-8天,雄虫寿命4-6天,性比0.6-0.7,羽化率较高,除受天敌寄生的茧外,基本上均能羽化(室内测定)。
初孵幼虫食量甚微,只取食松针一侧之边缘,形成缺刻,虫粪近似粉状,粉粒粗约0.06毫米,二龄幼虫取食所形成的缺刻较大,虫粪粗约0.15毫米,三龄幼虫开始取整个松针,粪便粗约0.6毫米,取食时将松针端部1-2厘米处断丢弃,三龄以后幼虫食量大增,也是调查预报幼虫种群量的关键时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治,各龄幼虫粪便大小(见表3)。
幼虫5龄前,有群集习性,群集于一根松枝取食二年生松针。当一根松枝上二年生松针食尽后,便一起转移到附近的松枝上继续取食二年生松针,可连续转移2-3次,5龄幼虫开始分散取食(也有群集取食)。各龄幼虫取食,多在夜间,但白天也见有少量幼虫在取食。白天一般停息于松针上或松针基部不动。二年生松不足时也取食一年生松针。老熟幼虫转移地表落地松针层下或表土层中结茧越冬,第一代幼虫有少数在松针上结茧化蛹。
表3 南华松叶蜂各龄幼虫排出粪便大小(mm)
颗粒态
虫龄
|
粗
|
长
|
幅度
|
平均
|
幅度
|
平均
|
1
|
0.04-0.08
|
0.06
|
0.2-0.25
|
0.22
|
2
|
0.10-0.20
|
0.15
|
0.30-0.60
|
0.45
|
3
|
0.4-0.80
|
0.60
|
0.80-2.2
|
1.1
|
4
|
0.8-1.50
|
1.25
|
2.2-3.5
|
2.8
|
5
|
1.5-1.70
|
1.6
|
3.5-4.20
|
3.8
|
幼虫除食华山松针叶外,也可取食马尾松、湿地松、黑松及幅射松等松树生物论文,能完成幼虫阶段,但结的茧,比取食华山松针叶幼虫所结的茧要小些,人工饲养的幼虫结的茧,也比野外树上生长幼虫所结的茧小一些。
南华松叶峰,以第一代幼虫数量最大,为害最重,即七至八月份,也是确定是否需要防治的关键时期,需要加强监测及时发出预报。
2001年7月份,对场内现有华山松种源林,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共调查三十、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共四个大区计166.5亩种源林、树高9米左右,已基本郁闭,有虫植株为9株,良种生产区,调查十九个大区,有虫株率2.33%,阴闭的林分要轻得多。
成虫产卵高度,一般在距地面高1-2米的外围松枝上,这可有与雌虫飞翔力较弱有关,雄虫飞翔较强,成虫无趋光性。
四、天敌调查
根据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初步掌握松叶蜂天敌种类有:
(1)虫期捕食性天敌:蜘蛛、猎蝽、食虫虻等;
(2)幼虫期的捕食性天敌:蚂蚁、猎蝽、螳螂等;寄生性天敌有:姬蜂(三种,学种待鉴定)、跳小蜂、蝇等杂志网。
1989年从室外采集的幼虫饲养待茧1051枚,寄生率为63.75%,其中姬蜂寄生48.05%。,1998年再次从室外采集幼虫饲养待茧777枚,寄生率为88.04%,其中姬蜂寄生率为85.74%,姬蜂是松叶蜂天敌优势种。
可见,松叶蜂天敌种类多且数量大,是抑制松叶蜂群数量增长的关键因子,特别是天敌优势种姬蜂,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五、室内化学防治试验
试验方法及材料来源:上午从坡将三至五龄幼虫连同松枝剪,再将松枝插入盛水的广口瓶中,待幼虫恢复常态后,于下午二时半至三时,将稀释好药液用手持喷雾喷洒,使虫体和松针均匀受药以湿润为准,经24小时和48小时分两次检查死亡头数。
选择的农药品种有:灭幼脲 号,杀虫脒20%水剂,无锡电化厂生产(1976年购进),辛硫磷50%乳油。山西农药厂生产,澳氰菊酯(敌杀死)2.5%英国进口,速灭杀丁20%乳剂对硫磷50%乳油,氧化乐果40%乳油重庆农药厂生物论文,计7种,其中灭幼脲属慢性药剂,击倒及致死率较差,杀虫脒可能因存放时间过久,药效也较差外,其余五种农药效果都很好,生产中均可采用,具体效果见表。(4)
室外使用硫磷1000倍液,喷洒幼虫栖息的松枝,死亡率24小时为100%。
六、结论与讨论
南华松叶峰在种子园虽有发生,但为害不重,通常情况下不需要防治,但考虑到种子园和经营用林林场有差异,特别是近期植株嫁接不久,枝叶不多,就单株来说经受不了松叶蜂动的取食,林中已有个别植株因松针被食尽而亡,因此,在7月至8月第一代幼虫期需要作好检测工作,对虫密度较高的植株,每株幼虫在100头以上者,可进行人工防治用化学药剂也,请勿大面积喷药,根据观测材料,天敌(特别是寄生性天敌)完全可以控制松叶蜂种群量的增长。
表4几种农药对松叶蜂幼虫毒杀效果
农药名称
|
用药比例
|
供试虫
|
24小时死亡头数
|
48小时死亡头数
|
死亡百分率
|
灭幼脲
|
1:250
|
203
|
101
|
42
|
70.44%
|
1:500
|
118
|
46
|
18
|
54.24%
|
1:1000
|
187
|
1
|
48
|
31.55%
|
喷水
|
134
|
|
1
|
|
杀虫脒25%水剂无锡电化厂
|
1:500
|
251
|
120
|
61
|
75.30%
|
1:1000
|
288
|
174
|
40
|
74.31%
|
1:1500
|
311
|
117
|
6
|
39.55%
|
对照
|
369
|
|
2
|
|
辛硫磷50%乳油山西农药厂
|
1:500
|
405
|
405
|
|
100%
|
1:1000
|
634
|
634
|
|
100%
|
1:1500
|
319
|
619
|
|
100%
|
1:2000
|
604
|
474
|
90
|
93.38%
|
1:3000
|
914
|
843
|
55
|
98.25%
|
1:4000
|
452
|
444
|
8
|
100%
|
对照
|
484
|
6
|
|
|
溴氰菊脂
(敌杀列)
2.5%英国进口
|
1:5000
|
429
|
421
|
7
|
99.97%
|
1:10000
|
321
|
321
|
|
100%
|
1:1500
|
384
|
346
|
1
|
90.36%
|
对照
|
484
|
6
|
|
|
速灭杀丁20%乳剂
|
1:3000
|
335
|
335
|
|
100%
|
1:5000
|
418
|
416
|
2
|
100%
|
1:8000
|
419
|
408
|
11
|
100%
|
对照
|
264
|
3
|
|
|
对硫磷
50%乳油
|
1:1000
|
626
|
626
|
|
1000%
|
1:2000
|
468
|
468
|
|
100%
|
1:3000
|
490
|
490
|
|
100%
|
1:4000
|
555
|
555
|
|
100%
|
对照
|
418
|
3
|
|
|
增效氧化乐果40%乳油重庆农药厂
|
1:1000
|
484
|
430
|
54
|
100%
|
1:2000
|
677
|
651
|
24
|
99.70%
|
1:3000
|
419
|
405
|
13
|
99.96%
|
1:4000
|
537
|
485
|
50
|
99.63
|
对照
|
357
|
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