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文化与英语词汇习得关系研究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另外,在外语教学上,社会文化因素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不是人们先天的遗传本能。颜色词汇在中西方文化里的联想意义往往是异多同少。
关键词:文化,词汇,习得
 

一、引言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词汇学习时,往往注重读音、拼写、意义、用法等层面的学习,而常常忽视了对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学习。其结果会导致严重的交际问题,因为“说本族语的人对于文化错误的容忍程度远远低于对于语言错误的容忍度。”(邹为诚,2000:53)

另外,在外语教学上,社会文化因素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传统教学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会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但事实证明,仅有这种能力远远不足以保证在实际情景进行有效的交际。在文化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认为美国外语教师协会(简称ACTFL)向美国五十个州提出的外语教学大纲中的提法是比较恰当的: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加上社会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习得与语言习得

㈠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很难予以界定。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

根据社会语言学家Goodenough 的观点,文化是“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果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有学习的终端产品—知识—就这一术语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组成。”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觉的总和。

人类学家对于文化的界定也不同。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在他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The 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对文化的界定是这样的:

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从以上的诸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专家学者们对于文化的界定并不尽相同,而是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是惊人的相似:语言是文化这个整体的重要的一部分。

㈡ 文化习得

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不是人们先天的遗传本能。“人类个体生来对学习文化具有生物遗传的能力,但文化本身必须通过每个个体的学习才能到手。”(关世杰,1995:18)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都是说文化是学来的。人一生下来,就受到本族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习得的过程。例如,把一个刚出生的中国婴儿放到美国,让他(她)在纯粹的美国文化环境中成长,那他(她)习得的就是美国文化长大后他(她)的言谈举止等体现出来的就是美国文化,若把他(她)送到日本,那他(她)长大后体现出来的就是日本文化。因此,文化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㈢ 文化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1 二语习得的“文化关键期”假说

Brown(1980:140)提出了“文化关键期”的假说。Brown先生认为,第二语言的熟练掌握出现在“文化适应”(aculturation)的第三阶段,即“基本适应期”。这一阶段不仅为学习者制造了“最佳的社会和心理距离”(optimal social andpsychological distance),而且让学习者处于“最佳的认知和情感紧张状态”(optim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tension),这样,就使二语习得者具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必要的学习压力。在这一阶段之前,往往这种压力太大(即文化适应期的第二阶段,“文化震撼”),而在这一阶段之后,这种压力又太小(即文化适应期的第四阶段,“完全适应期”)。因此,在文化适应的第三阶段以前,第二语言不可能被有效掌握;而这一阶段已过,学习者却没能跨越语言和交际能力的“门槛”时,他们的二语习得就很有可能停留于一种“功能性能力”(functional competence)的水平,类似于Schumann描述的“石化”(fossilization)现象。(顾嘉祖 2002)

根据Brown先生关于文化关键期的这一假说,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做到语言发展与文化发展同步是非常重要的。

2 文化习得中的“认知冲突”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

认知学理论家Berlyne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以“认知冲突”这一心理学范畴的课题(梁镛,1999)。Berlyne认为,学习者首先要激发学习动机,动机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好奇上,而“能够引起好奇心的是那些新奇的,不寻常的,与个体现有的知识和期望不完全吻合的情境。”而第二文化习得正好为二语习得者创造了这样一种情境。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二语习得和文化习得过程中,“认知冲突”在所难免。但这种“认知冲突”并非总是语言文化习得的负面因素,往往起着重新构建的作用。“第二文化习得将习得者已有的文化系统和认知图式置于新的矛盾和冲突之中,促使其进行新的调整。这种认知结构的调整即成为第二语言和文化习得者构建性学习的基础。”(顾嘉祖,2002)

三、文化习得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亦即文化个性,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自然会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而在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是其基本要素,因为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必然有所体现。以下拟探讨文化特别是文化差异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体育文化的多元交融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下一篇论文: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教育影响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