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薛道衡诗歌对庾信诗歌的接受—以《昔昔盐》为例-论文网

时间:2015-03-11  作者:周传燕
第三句之“芙蓉”乃庾信诗中最常用的意象,第四句之“花飞”,较早见于王融诗中,而庾信诗中亦有之,且道衡诗“花飞桃李蹊”与庾信诗“花飞一倍低”平仄相同,皆为“平平平仄平”。

再看五、六句“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秦氏女”,指罗敷。汉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这里是用来表示思妇的美好。“窦家妻”,指窦滔妻苏蕙。窦滔为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被谪戍流沙,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寄赠。这里是用来表示思妇的相思。庾信《乌夜啼》云:“织锦秦川窦氏妻”。薛诗这两句将庾诗一分为二。此前古诗中亦有类似的意象,但是没有如薛诗与庾诗这样几乎相同的诗句,道衡“织锦窦家妻”当化用子山诗而来。

七、八句“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荡子”,在外乡漫游的人,即游子。“关山”、“荡子”皆来自古诗,亦为古人常用的意象。

吴均《别夏侯故章》云:“新知关山别”。萧纲《伤美人》云:“昔闻倡女别,荡子无归期。”庾信《出自蓟北门行》云:“关山连汉月,陇水向秦城”。庾信《小园赋》云:“苏武有秋风之别,关山则风月凄怆。”卢思道《从军行》云:“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又庾信《拟连珠》云:“山河离异,不妨风月关人”。其《思旧赋》云:“昔尝欢宴,风月留连”。此外,他写的墓志中亦多用“风月”二字。萧统《十二月启·大蔟正月》亦有“昔时文会,长思风月之交”。但是比较早地在文学作品中把“关山”与“风月”相合,组合为一完整意象的则为子山,道衡此诗化用子山《小园赋》中“苏武有秋风之别,关山则风月凄怆”二句而成。

九、十句“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王筠《春游》云:“欲以千金笑”。庾信《仰和何仆射还宅怀故》云:“无复千金笑”,又其《伤往二首》云:“见月长垂泪,看花定敛眉。”又其《昭君辞应昭》云:“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道衡诗“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之意象、意境全化用子山诗而成。

接下来看十一、十二两句。

庾信《燕歌行》云:“盘龙明镜饷秦嘉”,与道衡诗句“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颇似。在南北朝时期,除庾信外,无人将“盘龙”、“镜”两个意象连用。且道衡诗“――随――,――逐――”的句式在庾信诗中出现频律相当高。如“琴曲随流水,箫声逐凤凰”(《和赵王看伎》)、“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正旦蒙赵王赉酒》)、“浮云随走马,明月逐弯弓”(《咏画屏风诗》)、“回云随舞曲,流水逐歌弦”(《道士步虚词》)、“三元随建节,八景逐回舆”(《道士步虚词》)、“湿花随水泛,空巢逐树流”(《奉和泛江》)、“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和咏舞》)、“龙来随画壁,风起逐吹簧”(《登州中新阁》)。这一句式为南北朝诗人常用,而道衡此二句诗在句式、意象上与庾信的如此一致,当不应仅仅归于暗合。

最后看“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两句。

张协《杂诗》云:“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萧纲《和湘东王首夏》云:“燕泥含复落”。萧绎诗《登颜园故阁》云:“如何舞馆乐,翻见歌梁悲。犹悬北窗幌,未卷南轩帷。”庾信《仰和何仆射还宅怀故》云:“步檐朝未扫,兰房昼掩扉。苔生理曲处,网绩回文机。故瑟余弦断,歌梁秋燕飞。”庾信诗中窗扉昼掩与薛道衡诗中暗牖同,另外庾诗之蛛网、房梁、燕三个意象与薛诗皆同。且薛诗“空梁落燕泥”之“梁”、“燕”二字的位置与庾诗“歌梁秋燕飞”相同。瞿佑《养拙堂诗札》指出“或谓二句自张景阳‘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化出,……余谓此寻常之境,眼前事,眼前景,只信手拈来,何必尽出古人。”是的,庾诗之意境也许是信手拈来,或受张协之影响,但道衡诗并不尽出于古人,他倒是受了当时大诗人庾信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来看,薛道衡远绍张协,而近摹庾信。不论他对庾信的模习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他这两句诗与庾信诗形、神的高度一致是不能归于“眼前事,眼前景,只信手拈来”,而与庾信诗歌略不相干的。

全诗共二十句。有六句是薛氏自创的,没有用典;首两句学习张衡、王筠;其余十二句皆学习庾信,多为化用庾诗而来。

综上,尽管薛道衡对萧衍、萧纲、萧绎、张协、王筠等的诗歌多有借鉴,但庾信诗歌更是道衡模习的主要对象。其模习方式表现为语汇直寻、意象借用、意境化用、句式移植等。薛道衡吸收庾信文学之意境构造、主题搭建、抒情模式转换等艺术手法以及词语侧艳、用典无痕等艺术特点,并对本土文学中词义贞刚的气质进一步扬弃,形成意境圆融、笔彩绮丽、用典如流、音韵和谐、主题多样的总体特点。在北周末期的特定时代,薛道衡作为庾信诗歌艺术的接受者,他以切切实实的文学创作实践着对庾信文学精髓的传承,他无疑也成为连接庾信文学与唐代文学的一位接榫者,成为庾信文学“启唐之先鞭”、“导四杰之先路”的关键性接力人物。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命运的咏叹调-歌剧《梦游女》浅析_无意识-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重新释读丘吉尔-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