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对中国古代武举制度发展历程探悉-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董立兵
考试分为乡试、县试、乡试和天试。考试内容分为一、二、三场,首场试马箭三枝,步箭五枝;次场考弓、刀、石技勇;三场复试步箭五枝,并默写武略一节(《科场士阶条例》、《太平天国》第二册第554~555页)。

鸦片战争以后,武举人材已不能适应新的战争需求。这时候,武科制度在时代潮流面前已经开始显得陈旧落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统治者不得不承认,武科“所习硬弓、刀、石几马、步射,皆为兵事无涉,施之今日,亦无所用”。同年8月,清政府下令“停止武生童考试及武科乡、会试”。至此武科制度终于成为历史陈迹。

3总结

我国古代武举制度萌芽于隋,始创于唐,完备于宋,中断于元,兴盛于明清,延续千年之久,曾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武举制度之所以有较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其一,武举制度的创立,使选拔武臣将才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这在封建典章制度上是一个创举。其二,能更有效地选拔人才,为封建统治服务,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其三,为封建国家培养选拔了一定数量的武艺人才,对巩固中央集权,抗御外来侵略,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四,它从侧面推动了武术运动的发展,增强了人的体制。总之,武举制度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一定数量的有用之才,也是它得以延续存世一千余年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树宏, 刘建平中国历代武举制度述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4月
2 王圣洪 唐朝武举制度的创立 闽江学院学报 2004年6月
3 马明达 清代的武举制度 中华武术 1986 4月
4 伯奇 宋代的武举 中华武术 1988年 8月
5 林伯原 太平天国中的习武运动 中华武术1990年 10月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与“禅”_禅境-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社会近代化变迁的背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_严复-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