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人文历史论文

对中国古代武举制度发展历程探悉-论文网

时间:2014-12-06  作者:董立兵

论文摘要:本文充分利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通过对武举起源和对武举制度的研究,认为武举制度起源于“武选”,萌芽于隋,创立于唐,正式设立于宋,鼎盛于清前中期,灭亡于清晚期,为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了一定数量的武艺人才,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促进武术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论文关键词:武举,武举制度,发展

1、武举起源与萌芽

原始社会末,各部落之间为了生存几争夺领地出现了战争,《史记》中记载:“轩辕之时,神农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频繁的战争,使人们不得不重视“武备”。为了在作战中取胜,必然有“武选”(选拔善武之人)。刘健等认为:“武选”的产生,当不会迟于炎帝、黄帝诸部落逐鹿中原时。夏、商、周时期“武选”已形成一定的范式。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诏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书·高祖纪下》),“科举”一词正式推出。所谓科举制度,是指我国古代封建王国为取士选官择吏设置的“分科取士举人”的考试制度。武举制度作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指的是封建国家为选取军事方面的人才(即武官、官吏)而设立的考试制度。他萌芽于隋炀帝时期: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诏云:“天下之重,非独制所安,帝王之功,岂一士之略。……才堪将略,则拨之以御悔;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隋书·炀帝纪上》)此诏一处,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出十科目中的“才堪将略”、“膂力骁壮”显然是选拔武术官员。但是,这时期并没有形成具体的选择标准,只是武举制度的萌芽。

2、武举制度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

2.1武举在唐朝的创立,比较偏重武艺,但整个制度还不够完善。

武举创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即公元702年。据《唐会要》卷五十九《兵部侍郎》条记载:“长安二年正月十七日赦;天下诸州,宜教武艺,每年准明经、进士贡举例送”。《新唐书》卷四十四《选举志》记载:“又有武举,盖其起于武后之时,长安二年,始置武举”。《资治通鉴》卷二O七记载:“则天后长安而年春正月乙酉,初设武举”。唐宋两朝人所撰写的其他史集,如唐杜佑的《通典》、宋王钦若等人的《册库元龟》、王应麟的《玉海》等,均记载唐朝武举的创立时间为长安二年。

唐代武举创立后,被列为常举科目,由兵部主持,每年考试一次;其内容是以各类射击、马上用枪等实战技能为主。武举制度的创立,为国家遴选优秀的武艺人才提供了方便,对于提高军队将领的素质具有一定的意义。另外,武举制度的创立,了选文不选武的做法,完善和发展了古代科举制度,并为后世提供了先例。

2.2武举在宋代正式设立武举制,文武并重;授官的品位不高,低于文科。

唐末五代之时,王朝更迭,武举被取消,直至宋真宗时期(998—1022年),方有关于恢复武举之议,并还制定了一些选拔制度,但未实行。宋代正式设立武举制,是在宋仁宗的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当时武举的考试内容主要是骑射。但稍后因宋朝与西夏议和,便废止了。直到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才正式开始设立武举制度。宋代的武举分比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个等级,考试科目分武艺和程文两种。程文包括兵书墨义和策问,武艺主要是弓马骑射,此外“更兼别事艺三般以上”。(《宋会要辑稿·选举》)。与唐代相比,宋代武举表现出文武并举的特色,考试内容中取消了“翘关”、“材貌”和“语言”,除骑射外,还增加了如刀、枪等的其他多种兵器技能。

武举授官的品位不高,低于文科。在少数民族的政权中,惟女真族的金朝仿宋制设立了武举,其考试内容也分文、武两类科目,武技考试主要是骑射、马枪。

2.3明朝重开武举,对明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统治秩序的安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元王朝统治的九十多年时间内,为了防止各族人民(主要是汉族)的反抗,所以禁武,取消武举。明代开科武举始于英宗时期。明代武举考试分为乡、会、殿三级,考试形式有武的弓马和问的策论两种。弓马骑射的武试内容,到了明穆宗和明神宗时,有了一定变化。

武举制度是明朝统治者用以巩固和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的有效手段。开设武举直接招揽的武术人才充实于军政行伍中,直接提高了官军将帅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其中有一些比较著名的军事家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同时,武举取士使明朝统治区域内习武蔚然成风。士民普遍习武,有利于全民军事体能、技能的提高,对增强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有着直接、间接的作用,从而为朱明王朝,特别是其中后期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2.4武举在清代由鼎盛走向衰亡。

在清代武举从制度上基本上全袭明代,考试程序、办法并无多少变化,但清王朝对通过武举考试来网络武备人才十分重视,其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清代武举为封建国家提供了大批武职人员,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人物;同时也使武举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据近人朱彭寿统计,清代的武会试,自顺治3年开科,到光绪24年截止,一共进行了112次。

清代的武举依照文榜程序,考试大致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以官职。

在清朝时期,1851年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前后坚持了14年,在此期间,太平天国为选拔军事人才设了武科制度。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与“禅”_禅境-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中国社会近代化变迁的背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大解放_严复-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人文历史论文
最新人文历史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文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