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_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3-05-15  作者:佚名

图7 科研创新中的科技工作者性别差异

3.8.3 发表论文的性别差异

在2007-2009三年内,男性样本人均发表论文0.96篇,女性样本人均发表论文0.82篇,男性样本发表论文明显多于女性。在刊物级别上,SCI、CSSCI和EI、国家级刊物上男性样本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明显多于女性。可以看出,在论文发表方面,男性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多于女性,且刊物的级别较高。

3.8.4 科研成果转化的性别差异

从性别角度分析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有科研成果转化的样本中,男性样本占81.6%,女性样本占18.4%,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χ2=48.354,df=1,p<.01),,前者是后者的4.42倍。可见,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男性上海科技工作者取得的成果远多于女性科技工作者。(见图8)

图8 男女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

3.9 性别差异与生活压力

女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低于男性。有61.15%的男性科技工作者认为压力“很大”或“大”,比例高于女性的49.94%。但压力的来源基本相似,如前三位的压力分别是收入低、工作忙和住房差。

4、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存在问题分析

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在人数上已经跟男性科技工作者相当,在一些职业中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数量甚至超过男性。但女性在科技事业中的贡献与男性科技工作者相比总体上还有一定距离,不同性别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等还是存在多方面差别,这些差异影响女性科技人才的提升与发展,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

4.1 教育与职业领域被“定位”

教育可以使女性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可以使妇女更自信,对自我价值更肯定,并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更有见识的决策。[3]然而,调查发现,上海科技工作者中本科以上各学历段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在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的获得者上看,男性的比例显著大于女性,而且科技工作者学历越高,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在学科背景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上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工科的性别差异最大。而女性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学科。学科背景不同与男性或女性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有直接关系。男性从业比例最高的是生产运行/工程应用工作现状与对策,其次是应用/开发研究,第三是设计工作。女性比例较高的是临床医学工作,其次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第三是教学工作。

来自于学校,家庭及工作中的性别角色区分,会影响男女两性不同的教育经历,会改变他们的态度、目标和期望。传统意识影响下,女性的就业选择面与期望面相对狭窄。大多数女性的职业期望集中在教师、文秘等工作,而且实际从事家务劳动性质的工作或服务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正是这些对于未来职业的考虑,使得男女两性对于教育所抱有的动机、期望不同,也使得男女两性的表现不同。职业领域的性别区分又映射到了教育领域,从而使性别定位更加根深蒂固。这些过程和结果,使不少女性在教育中的一些特征被定位,在就业上的出路被固定,而少数跨越这种定位的女性则可能被贴上“男性化”的标签,学历、学科背景和从事工作的性别差异逐渐加大,这一现象在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也难以避免。

4.2 晋升发展遭遇“玻璃天花板”

调查发现,在初次获得工作年限上两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在各职称级别上则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在高级职称上的比例高,具有正高职称的占男性样本总数的6.59%,女性只有3.52%论文网站。女性在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上的比例高。不同性别担任的行政职务,男性在中级和高级管理职务上的比例高于女性。

女性在竞争高级职称时,似乎遭遇了“玻璃天花板”的阻隔。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单位的职位升迁上。女性中担任基层管理人员的比例高,但从中层管理人员开始,女性的比例就下降了,由此造成明显的“男将女兵”现象。于是同一个单位中,女性更多从事业务性工作,男性更多从事管理性工作;高学历人群中,女性更多从事专业性工作,男性更多从事权威性工作;即使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男性更多的是学科带头人、学术权威,女性更多的是干事的;由此形成社会资源拥有量上的性别差异。这样的差异通过收入也可以看出,调查发现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男性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明显高于女性科技工作者。

职称晋升和职务授予上的限制,即所谓的水平职业性别隔离和垂直职业性别隔离[4],给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惑,成为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

4.3 科研创新遭遇“产出之谜”

本次调查发现现状与对策,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同,总体看男性的积极性大于女性。例如申报科研项目的男性科技工作者占66.80%,女性占33.20%,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创新活动中,例如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男性科技工作者也远远多于女性科技工作者。据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女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明显少于男性科学家,女性发表的成果数量仅是同年龄组男性成果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存在所谓的产出之谜(ProductivityPuzzle)[5]。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科学家发表成果的差别越来越大。本次调查也反映出这种现象。

这一现象与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动机有关。不少科技女性,将从事科技工作只是作为一种职业选择,而不是事业追求。她们更关注的是其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求其“稳定性”一面,也因此,女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要低于男性。调查显示,有61.15%的男性科技工作者认为压力“很大”或“大”,比例高于女性的49.94%。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所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如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不懈的求索创新精神,正在被淡化。尤其随着年龄由小到大,对事业的追求重点分别是“希望能成为本领域的著名人物”、“业务骨干”到“完成本职工作”,呈现出随年龄增长在事业追求上的下滑趋势。尽管女性在从事科技工作中显现的工作认真、细致的特点,有助于她们完成本职工作,但却不能保证她们成为杰出的女科技人员。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产出之谜”和在高层科技队伍中女性比例偏低的现象。同时,尽管大部分人认为家庭和事业应该协调发展,但这只在主观愿望层面,对女性而言,沉重的家庭角色,尤其需要承担起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对科研工作具有不利影响。据调查,有78%的女性完全或基本上承担了家务劳动,而男性在此方面的比例仅为12%。

5、提升上海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水平的对策

5.1 完善我市各项政策法规,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于女性科技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她们的特点,让她们在合适的科技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培养现状与对策,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政府和公共部门应将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到重要的工作议程上来,并以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牵动各方面工作,完善各项政策法规,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比如,鉴于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受到性别差异的限制,政府在科技立法和政策中有必要识别妇女发展的特殊障碍,细致化地纳入性别平等理念。在《科技进步法》等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适合我市情况的各项地方性政策法规,并在其中加入保护女性科技人员获得平等发展权利的内容,在科技政策与制度设计上,包括科技资源的配置、岗位设置、继续教育等方面对性别问题给予更多实质性的重视。[6]

5.2 借助媒体、学校等渠道加强舆论教育宣传,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借助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进行正面导向的舆论宣传,是当今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渠道论文网站。主流媒体应更多报道贴近广大科技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的、反映她们心声的新闻,文艺工作者也应多关注和多描述女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那些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的生命故事,使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越来越多地成为女科技人员的价值追求。同时,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终身教育”“教育发展机会平等”等理论支持下,将女性教育问题与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向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女性人力资源整体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教育层次。借助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渠道,则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性别角色思维定式,培养更多的女孩子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以此作为终身的职业和兴趣追求,与男性科技工作者共同构成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源,推进我国和我市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5.3 构建联系女性科技工作者组织体系,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

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互助、科学共同体的支持帮助,是现代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必需的基础。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和男性人员组成团队可以推动创新精神。针对女性科技人员的组织体系建设非常必要。我们可依靠现有的各级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团体,进一步延伸或构建适合女性科技人员交流的协会、联谊会、沙龙等组织体系,结合女性特点,倡导多样性和性别平等,提升女性科学地位,成立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专门组织,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交流平台,开展更多提升女性科技人员的宣传、培训、政策研究等交流支持活动。这些交流平台的建设中,有必要考虑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现状与对策,通过有意识地对外交流,广泛开展多种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女性科技人才的视野,提高女性科技人才的研究水平。同时,这些协会、联谊会、沙龙等组织体系,还可以承担起协助女性科技工作者完成子女教育、家务劳动等方面的任务,减轻她们的生活负担,使她们得到切实的关怀与支持。

5.4 创立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出成果的研究基金,为女性科技人才提供资金基础

6、结语

女性科技工作者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她们工作生活得不轻松,但是与男性相比她们同样在科研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去年获得“为了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嘉奖的女科学家洛佩兹·科洛梅说到的:“作为女人,我们要战胜更多的团难,因为我们除了要照顾好家庭、丈夫和孩子,还要在并不轻松的领域里打拼。这就要求有充足的时间和极强的协调能力。这份工作并不令我感到沉重,因为我真心地喜欢它。当然,我也同样热爱教学。要问和男同事之间有怎样的差异吗?女性在关注细节方面比较见长,而男性则有着更强的实践精神,他们在促使其他人了解和接受其研究成果方面显得更有能力。如果能将这两种特点结合起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优势。”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拥有一支数量多、素质高的女性科技人才队伍,是实现人才强市,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文明开放、现代进步的城市象征。进一步发挥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人力资源上的作用,也一定有利于上海的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徐飞、杨丽: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及原因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9(11)1627-1633
2.林聚任:论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性别分化[J],科学文化,2003(3),122-127
3.张廷君、张再生: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J],2009,9(5),11-16
4.李青、张再生:女性科技工作者薪酬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4(2),55-59
5.汪忠杰: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中国女性教育差异问题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9(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一般均衡分析案例教学引发的思考*_人力资源开发
下一篇论文:中国东西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_协整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