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生产流程分析法。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电力基本建设整个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因此,要从电力基本建设风险管理的重要事项入手,对电力基本建设的内控制度及执行方面进行审计。审计过程中采取生产流程分析法与穿行测试、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电力基本建设从设计、下达施工任务、施工、领料、到最后的竣工验收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1)从预算部门获取电力基本建设的计划项目及计划资金;(2)从工程管理部门获取工程建设的设计项目、工程预算书及给施工单位下达任务情况;(3)以工程管理部门的资料为基础到施工单位,与其上报的工程项目完工情况进行核对。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项目的完工情况,到现场进行实地核实,其中对竣工项目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未完工项目采取逐个核实的方法。并对施工物资的存放情况进行延伸审计;(4)根据工程管理部门出具的预领料单到物资部门核实物资领用情况;(5)对相关的验收资料进行核实;(6)到财务部门获取基本建设的账务处理情况。通过对这6个方面的调查了解,将各个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并制成现状流程图,对其风险进行逐个的列举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工程管理还是具体施工、组织验收等各环节都有可能存在管理风险。
2、风险预测在电力基本建设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应用。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运用科学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二是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电力基本建设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规模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3、风险处理在电力基本建设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应用。在电力基本建设中处理风险的常见方法有:避免风险,预防风险,自保风险,转移风险。避免风险又称消极躲避风险。一般不采用此方法。预防风险,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自保风险即电力基本建设自己承担风险。转移风险即在风险发生前,通过转让将风险转移出去。在电力基本建设管理中,一般采用预防风险的方法:对工程的计划项目、资金及产生效益情况进行审核,避免工程计划的盲目性;对工程进行预(结)算审计,从而达到控制施工单位高估冒算的风险;对物资部门可能出现的仓储费用较高的风险,采取风险转移法,对采购的大型设备由供应商直接送到施工现场,节省不必要的运输费和仓储费等。通过预防风险,避免和降低电力基本建设的损失。
总之,风险导向审计在电力基本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使审计在电力基本建设内部控制、治理以及组织运营中的地位日趋突出。审计提出的改进建议,通过电力基本建设管理者的响应和落实,对规范经营管理,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防范风险有着重要意义。风险导向审计在电力基本建设中的运用,可以促使电力基本建设管理部门自我纠偏、自我评估、自我改进能力的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的增强,在工程设计计划、物资领用、施工、验收、资金管理等环节上避免和减少风险对电力基本建设的损害,使电力基本建设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保证电力基本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