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了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新思路,满足国内对汽车消费的需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各项准入政策纷纷降低了壁垒,如准入政策、税收政策等.政府的相关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包括长三角汽车产业在内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3.提升长三角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方法
3.1进行行业内并购,实现汽车生产企业规模的优化
首先要实现长三角汽车企业间的战略联合:长三角现有的百余家汽车企业中,有很多企业牛产能力相近、产品类型相似、技术水平相当、竞争力不相上下。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要实施企业间并购的可行性不大,因此可以先采取相对松散的联合方式,例如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项目合作,共同开发新的产品类型等集聚,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走向合资、控股等高层次的联合。
其次,把长三角中小企业变成大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强强联合,从步骤上首先应将重点放在零部件工业上,长三角现在实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厂家有上海零部件工业的一些知名厂家。相对而言,也具有一定实力的合资企业,按照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原则,尽快与这些实力较强的整车和零部件集团寻求强强联合或并购整合。零部件企业可按模块化配套、系统化供货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其中包括建立一级供应与二级供应相结合的梯形供应体系。应该看到,谁在这方面领先,谁就将在未来国内、国外市场的竞争中获胜。[5]
再次,国际合作是长三角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提纲格式。
3.2增强核心技术的获得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长三角汽车工业必须更新观念,跟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步伐,力争在部分领域取得世界级的突破和创新,使我国真正拥有未来汽车技术或产品的知产权,形成新一轮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生长点。另外,没有开发能力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只能作为国际跨国公司的附庸,因此长三角地区应该加大支持汽车产业研究开发的力度,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能力。
3.3面向全球市场,培育自主品牌
只有世界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当今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全球化特征,我们应当放眼未来,面向全球,致力于自有品牌的培育与传播。只有拥有世界级品牌,才会有世界范围的产品市场,也才会有为长三角汽车产业摆脱OEM和ODM生产状态集聚,逐渐实现产业集群,结构优化的持久动力。
3.4进行汽车产业链整合
在未来大规模定制的汽车时代,专业化将是汽车生产的唯一方式。目前长三角汽车生产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所以应剥离掉自己的非核心生产业务,改变“大而全”的生产方式,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专业优势。再者,要加强产业内联系,促成汽车产业横向一体化。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要通过汽车企业的地域集中,不断提高集聚效应;二是促进汽车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强化联合行动效应。[6][7]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车型的投放市场,上海的汽车企业与区域内其他的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强。上海大众就将其生产了十几年的桑塔纳移至江苏仪征生产,这样必然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随着这种合作机会的增多,最终将会促成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横向一体化。
结语: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汽车产业是市场需求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积累资金能力强的关键产业,具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显著特征。本文用波特钻石模型对长三角汽车竞争力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以及提出几点建议。面对汽车产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于长三角竞争力现状的研究以及提升方法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胡安生,冯夏勇。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4﹒12。
[2]Porter,M.E。CLustersand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mess Review,1998(11).
[3]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
[4]颜炳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D],2008
[5]李守增.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研究[D].2007.5
[6]黄水灵.用产业集群理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4,10(6):21-25.
[7]王小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10(5):21-2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