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论文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分析_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时间:2012-03-12  作者:秩名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品牌战略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产品技术与质量差异性较小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品牌形象甚至会主宰市场的成败。中小企业产品在国外时会直接受到本土产品的冲击,在价格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更钟情于本土产品。因此,塑造和培养一批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就成为中国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功搏杀的关键。

1、贴牌生产

贴牌生产(OEM),即一些大企业不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制造,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生产制造流程交由别的中小企业完成,承接生产业务的中小企业就被称为OEM厂商,生产出来的产品被称作OEM产品,产品上不加注制造企业的任何标识,而是按照品牌所有方的要求加注指定的品牌。我国中小企业应借OEM使产品走出国门之机搜集海外市场的信息,了解对方国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熟悉国际竞争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贴牌生产,提高国际市场上的营销能力,促使企业自身改进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可以了解世界市场最新产品的情况,根据这些最新的市场信息及时对自主业务进行调整。

2、创立品牌

创立品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项花费大、时间长、风险高的投资项目。在品牌创立和推广上,作为中小企业在品牌国际化创立和推广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商品输出,利用外国商家的营销渠道来创建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企业可充分利用外商长期建立起来的销售网络和信誉,帮助自己的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5]。核心品牌形象的树立不只是做广告,还应该包括国际公共关系的建立。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在企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企业本身目标的实现。

(二)利基战略

所谓利基战略是一种以专业化为基础的复合战略,指企业选定一个很小的产品或服务领域,集中力量进入成为领先者,从当地市场到全国,再到全球,同时建立各种进入壁垒,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6]

1、特色产品的选择

产品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核心和物质载体,为避免和大企业正面交锋,我国中小企业在选择产品策略时,应紧紧围绕是否能发挥企业特长、形成优势来进行。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无法达到规模经济,成本难以大幅度下降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可以从特色经营下功夫,生产和经营与众不同的产品,实现以特色取胜。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大的企业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使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2、投资区域的选择

鉴于中小企业的小批量制造技术和多功能的机器设备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需要以及劳动密集型技术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因而,中小企业可选择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着力挖掘市场优势。近年来,拉美地区实施开放政策,经济保持适度的增长率,各国对该地区的跨国投资额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中小企业可借该地区引进资金并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的有利时机进行跨国经营;同时,东欧、中亚等作为中国的近邻与传统友好国家,我们也可以发挥其拥有的小规模技术优势,积极渗透东欧等国的市场,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开拓新的市场。

(三)地域集群化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由于中国所特有的文化和人文情结,各行各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域、血缘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分工网络,形成大大小小的企业地域集群,每个企业只专业化生产一、两种成本最低的零部件,产生规模效益。中小企业通过集群形式,可以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国际化经营中谋求比单个小企业更强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通过统一对外促销、规范品质标准、推广共同商标、共享集群信誉等“集群效应”,获取单个中小企业很难具有的差异化优势。这既可以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各自为政所造成的恶性价格竞争。

(四)人才战略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的经理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之不足。另外,企业必须重视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利用,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在产品研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方面的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是由于东道国本土人才更加熟悉本土市场,能更快地对本国市场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

(五)借力战略

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孤军奋战、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几率是低的,必须适当得“借力”,也就是借助外界的力量。我国中小企业应抓住契机,主动自觉、有选择地通过参与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来“借力”[7]。通过政府制定一定的信贷优惠政策来借力,政府应制定一定的信贷优惠政策,建立多渠道的筹融资体系,解决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的融资困难。许多国家政府通过国有银行向本国境外投资者提供优惠贷款,中国政府首先应对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或地区投资项目,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以优惠的利率为中小企业项目提供长期信贷,并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更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支持其跨国经营的正常发展;其次,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最后,要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培植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股票与债券发行应适当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倾斜,鼓励与支持有经营实力的中小企业向境外发行股票或债券。


[参考文献]
[1]王洋.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走向国际的战略思考[J].中国经贸.2009.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后危机时代”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_企业管理论文
下一篇论文:引鉴企业管理理论,实现高校管理创新-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企业管理论文
最新企业管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