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_影响因素

时间:2011-07-0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投资活动已经进行了22年,土地治理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最基本、覆盖面最广,也是对农业生产作用最直接的项目。连续大规模的土地治理项目对宏观区域农业经济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有多大,及其影响的机理是什么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县域农业是土地治理项目的着力点所在,本文从县域的视角,用有无项目对比的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从粮食生产、农业结构、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研究了土地治理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县域农业经济,影响因素

 

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根,农业项目是县域经济的点。为了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已经持续推行农业综合开发22年。土地治理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中综合性最强,覆盖面最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项目。周至县是陕西省西安市八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1996年成立了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连续15年国家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全县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现有文献多是从微观角度评估土地治理项目的影响,评估的摘要方面评估土地治理项目的宏观影响,并探索其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机理,以弥补当前土地治理项目的区域经济层次评估[9]理论的缺失。

1. 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现状分析

从1996年开始,周至县被纳入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并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土地治理项目是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的经常性项目,从1996开始的15年里从未间断,项目投入逐年增长影响因素,从1996年的296.7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1041万元,累计投入资金9115.854万元,其中水利措施资金6214.11万元,农业措施资金1548.884万元,林业措施资金670.38万元,科技推广措施资金412.48万元,其他措施78万元。土地治理项目是改善周至县农业生产条件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每年支持周至县实现土地综合治理800-1000公顷,到2010年基本完成了全县15600公顷的中低产田改造,完善了全县的农业基础设施。2010-2011年的冬春连旱中,周至县受旱面积达8000公顷,全县利用430眼机井和配套水利工程设施,灌溉作物6640公顷,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周至县有无项目对比分析

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有直接影响,目前周至县参与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主要有12个,去除2010年刚加入的尚村镇,这里选取11个实施过土地综合治理的乡镇进行研究。有无项目对比分析是项目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对项目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对项目区与非项目区进行对比分析。

2.1 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县域农业经济通过比较项目区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前后的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初步评价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周至县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前后项目区粮食单产对比图

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周至县11个农业基础生产条件较差的乡镇未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以前,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各个乡镇的粮食单产表现出较强的差异性,竹裕乡与九峰乡的单产差距为2945公斤/公顷,单产仅为九峰乡的1/3。各粮食单产在较低的水平波动,均值为3218.64公斤/公顷,低于全县平均水平341.01公斤/公顷。

县域农业经济

图2 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区粮食单产与全县水平对比图

到2010年影响因素,周至县基本完成了11个主要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各乡镇粮食单产得到大幅提高,单产最高的乡镇九峰乡与单产最低的乡镇司竹乡的单产之差为2095公斤/公顷论文发表。11个乡镇的粮食单产实现在5065.91公斤/公顷的水平波动,比1995年提高了1847.27公斤/公顷,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94.27公斤/公顷。可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项目镇的粮食单产对全县粮食单产的影响由原来的“制约”作用变为现在的“促进”作用(如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的持续推进,11个乡镇粮食单产由项目实施初期(1995―1996年)低于全县水平逐渐增加到与全县单产水平长期持平甚至偏高。在2007年全县粮食单产由于受自然灾害受到重创时[10],仍然增势不减,并在最近三年持续高于全县水平。这不仅体现了土地治理项目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也表明了农业基础生产设施的改善能有效地规避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

2.2 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对比分析

不考虑2010年刚进行土地治理的尚村镇,根据有无项目可把周至县的22个乡镇分为项目乡镇(11个乡镇)和非项目乡镇(11个乡镇),分别以1995年和2010年为考察时点,并将粮食种植面积的减量视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增量,见表1:

表1 土地治理前后周至县有无项目乡镇粮食单产和农业结构调整面积对比

 

 

 

项目乡镇

非项目乡镇

全县


 

粮食单产

(公斤)

种植面积

(公顷)

粮食单产

(公斤)

种植面积

(公顷)

粮食单产

(公斤)

种植面积

(公顷)

1995年

3218.64

45711.42

4248.36

22633.58

3559.65

68345

2010年

5089.64

38674.67

4017.43

22492.03

4695.37

61166.7

变动额

1871

7036.75

-230.93

141.55

1135.72

7178.30

数据来源:陕西统计年鉴,周至县统计局。
 

从表1可以看出,周至县项目乡镇粮食种植面积占全县的2/3,单产增幅较大,且有7000多公顷的农业结构调整行为。非项目乡镇的粮食单产徘徊不前,农业结构调整不到150公顷。可见,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提高了全县的粮食单产水平,推动了县域农业结构调整。项目乡镇和项目乡镇有着显著的差异。

3.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域农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3.1 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图3 :1996-2010年周至县: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变化

县域农业经济土地治理项目为周至县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周至县临近西安市,又是猕猴桃适生区,具备蔬菜产业和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2005年县政府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在终南镇建立了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008―2009年,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连续支持终南镇。现在终南镇已是全市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专业市场功能齐全、产业化服务体系健全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与终南镇类似,周至县富仁乡在2006-2008年连续三年在土地治理项目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全县的蔬菜种植已成规模影响因素,并带动了一批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产销企业的形成,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出路。

土地治理项目也极大地促进了猕猴桃生产。2010年,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所有12个实施了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都是猕猴桃发展重点乡镇,占总数的2/3,猕猴桃种植面积占77.93%(如表2)。最具代表性的马召镇是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最早乡镇,也是猕猴桃发展较好的乡镇之一。2009年,周至县又在马召镇启动了万亩有机猕猴桃现代示范园建设项目,并在2010年再次在马召镇投放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010年,全县年末耕地面积5万公顷,猕猴桃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5912.27公顷,占全县年末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表2 周至县2万公顷猕猴桃分布表

 

项目乡镇

猕猴桃面积(公顷)

项目乡镇

猕猴桃面积(公顷)

非项目乡镇

猕猴桃面积(公顷)

楼观镇

3600.00

翠峰乡

1466.67

辛家寨乡

746.67

司竹乡

2133.33

四屯乡

1066.67

二曲镇

606.67

马召镇

1846.67

九峰乡

566.67

侯家村乡

686.67

哑柏镇

1600.00

竹峪乡

506.67

青化乡

1246.67

终南镇

693.33

尚村镇

126.67

集贤镇

633.33

广济镇

1933.33

富仁乡

133.33

骆峪乡

520.00

项目乡镇猕猴桃

面积合计

15673.33

(77.93%)

非项目乡镇猕猴桃

面积合计

4440.00

(22.07%)

数据来源:《周至县30万亩猕猴桃发展规划》

 

3 1996―2010年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猕猴桃、蔬菜和粮食产量统计表

年份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猕猴桃年

产量(吨)

蔬菜年

产量(吨)

粮食年

产量(吨)

1996

1204

13275

71186

279431

1997

1420

40000

57407

265036

1998

1596

55500

31754

300597

1999

1710

62000

50311

282667

2000

1753

65000

30261

262898

2001

1780

75000

51218

262412

2002

1822

75000

53214

256242

2003

1868

65000

62659

234365

2004

2098

101400

77630

255329

2005

2330

93849

105396

290799

2006

2601

110376

110856

288934

2007

3059

105943

119585

251091

2008

3537

166906

130280

281556

2009

4248

186081

132140

282258

2010

5013

250200

150000

287200

数据来源:猕猴桃和蔬菜产量数据来源于周至县统计局;粮食产量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2010年数据来源于周至县2010年政府工作总结。

根据对周至县猕猴桃种植基地和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考察,结合对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投向的追踪可以发现,对于政府主导的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基本都采用农业综合开发推动,而进行过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也广泛存在村民自主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行为。可以说,土地治理项目是发展周至县域农业经济的重要工具,项目实施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性。图3显示了1996-2010年周至县粮食种植面积、猕猴桃种植面积和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例变化。

3.2 对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从有无项目分析可知,土地治理项目大规模地提高了周至县的农业生产能力,使全县1/2的乡镇、2/3耕地的粮食生产由原来“拖后腿”,变为现在的“生力军”。同时,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不仅带动了全县粮食单产不断攀升,还使周至县非粮农作物产量在逐年提高,其中猕猴桃和蔬菜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构成部分。2005年以来,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如表3)。为了分析土地治理项目导致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周至县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这里选用1996年―2010年全县的粮食产量(L)、猕猴桃产量(M)和蔬菜产量(S)作为因变量,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Y)作为自变量应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数据如表3)。

通过ADF检验可以得出,数据序列Y、M、S、L均为二阶单整数据;进一步用E-G两步法检验得出影响因素,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论文发表。直接用LS法进行回归分析:

Y = 642.7321+0.014246M+0.006426S-0.000590L

(0.824843) (9.360216) (2.693408) (-0.201625)

R2=0.976069 F=149.5498

回归结果显示,粮食产出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没有显著影响,甚至是负影响。而猕猴桃和蔬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显著正影响。因此这里剔除粮食产量(L)因素,重新进行回归分析:

Y = 487.5027+0.014216M+0.006397S

(4.228358) (9.785150) (2.800390)

R2=0.975980 F=243.7948

再次回归得到了良好的拟合结果。方程的调整R2为0.972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蔬菜年产量(S)和猕猴桃年产量(M)对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Y)影响显著,表明土地治理项目带来的农业种植结构大调整是周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源泉。此时,非项目区的农户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近为487.50元。

3.3 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这里,从化肥折纯量、农用塑料薄膜、农用柴油、农药使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机耕面积和农村用电量等若干指标来考察周至县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以来全县农业现代化变化情况(见表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和谐农村视角下的新疆农村低保问题研究_农业论文
下一篇论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重视优秀地方戏剧文化的发展_农业论文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