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青岛市农村生活人均用水量自测与实际人均日用水量对比发现,村民自测人均日用水量为实际人均日用水量的28.13%~81.29%,52%的被调查村民认为每人每天的生活用水量为 30L/人/d以下,远小于实地调查的平均值(77L/人/d),说明多数村民对其日常用水量估计偏低。通过对村庄概况的调查发现村庄的工业产值比重,水费的收取和供水时间的长短都是影响农村用水量的因素,它们的单项影响程度分别为231%,184%和159%。
论文关键词:农村; 现状调查; 生活用水量; 影响因素
农村生活用水量方面资料的缺乏[1],是影响我国农村市政建设的因素之一,同时落后的建设又阻碍了农村市政资料的收集[2,3],两者相互影响导致我国农村市政建设落后。弄清村庄的生活用水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可以为研究农村用水量的变化趋势提供资料,并为村庄的市政建设或改造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取得农村生活用水量的第一手数据,我们进行了这次调查。
1 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青岛市五个县级市的6个村,分别是胶南北高家庄、平度尚河头、即墨李家岭、莱西东大寨和胶州的前韩村、西松园。这六个村市政建设较好,都有比较完善的给排水系统,部分村庄实现了一户一表的安装。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进行了以下内容:
1. 村民生活用水量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的生活用水量(以下的用水量如无特别说明,均指生活用水量)指村民的洗衣、烹饪、冲厕和淋浴用水量。我们共访问了200位村民并让村民填写一份生活用水量自测表,对用水量用均值赋值法进行折算,然后与实际村民人均日用水量进行比较,得出两者的差异。
均值赋值法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ŋ−单项均值;
Ci−各赋值单项对应的百分比;
i−单项赋值。[4]
2. 村庄与生活用水相关的因素调查
我们收集了与村庄生活用水有关的资料,包括工农业产值,水费收取情况、供水时间等并试图找出影响生活用水量的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村民用水量现状
我们对200名村民进行用水量自测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被调查居民生活用水量自测表
村庄 |
|
每人每天使用的水量(L/(人·d)) |
折算水量(L/(人·d)) |
人均日用水量(L/(人·d)) |
30 |
30~45 |
45~60 |
60~90 |
90以上 |
北高家庄 |
人数 |
9 |
11 |
5 |
7 |
0 |
53.0 |
88 |
百分比% |
28.1 |
34.4 |
15.6 |
21.9 |
0.0 |
尚河头 |
人数 |
31 |
5 |
4 |
1 |
0 |
36.2 |
44*
|
百分比% |
75.6 |
12.2 |
9.8 |
2.4 |
0.0 |
李家岭 |
人数 |
16 |
2 |
1 |
5 |
0 |
45.0 |
160 |
百分比% |
66.7 |
8.3 |
4.2 |
20.8 |
0.0 |
东大寨 |
人数 |
25 |
10 |
5 |
0 |
0 |
37.5 |
97 |
百分比% |
62.5 |
25.0 |
12.5 |
0.0 |
0.0 |
前韩村 |
人数 |
6 |
10 |
6 |
6 |
1 |
56.9 |
70 |
百分比% |
20.7 |
34.5 |
20.代写硕士论文7 |
20.7 |
3.4 |
西松园 |
人数 |
17 |
9 |
3 |
4 |
1 |
46.3 |
85 |
百分比% |
50.0 |
26.5 |
8.8 |
11.8 |
2.9 |
全部 |
人数 |
104 |
47 |
24 |
23 |
2 |
|
|
表中每人每天使用的水量为村民自测水量,人均日用水量为通过水表数据整理或村委提供的数字得出,由于被调查各村极少有养殖业,所以村庄供水量可以认为是村民用水量。
*尚河头由于是定时供水,且很多人家里有自备井,因此村民的实际用水量大于44(L/人·d)。
均值赋值为:30以下取30,30~45取45,45~60取60,60~90取90,90以上取12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村民自测的人均用水量52%在30 L/(人•d)以下,23.5%在30~45 L/(人•d)之间,12%村民认为他们每人每天用45~60 L的水,11.5%村民认为他们每人每天用45~60 L的水,只有1%村民认为他们每人每天用超过90 L的水。调查的所有村庄的平均实际人均日用水量为77 L/(人•d)。将赋值调整为各阶段最大值计算出的折算水量与实际人均日用水量相比,折算水量为实际水量的28.13%(李家岭)~81.29%(前韩村)不等,如果赋值取各段中值,这个百分比会更小,这说明村民自测的用水量与实际值相差较大,村民在相当程度上低估了其生活用水量。
2.2 影响村民用水量的因素
我们收集了可能影响村庄用水量的数据,如村庄的工农业产值,村庄类型,供水时间,水费等数据,见表2。
表2 村庄经济概况和水量一览表
村庄 |
村庄
类型
|
人口
(人)
|
农业产值(万元) |
工业产值(万元) |
供水量(m3/d)
|
人均日用水量(L/(人·d)) |
村庄特点 |
北高家庄 |
城镇型 |
567 |
0 |
10000 |
50 |
88 |
工业发达,收取水费,昼夜供水 |
尚河头 |
农业型 |
2054 |
1400 |
10210 |
90 |
44 |
不收水费,每天定时供水 |
李家岭 |
工业型 |
425 |
30 |
20000 |
60 |
160 |
工业发达,不收水费,昼夜供水 |
东大寨 |
农业型 |
1550 |
500 |
2500 |
150 |
97 |
不收水费,昼夜供水,水量不稳定 |
前韩村 |
农业型 |
1710 |
1700 |
1200 |
120 |
70 |
不收水费,昼夜供水 |
西松园 |
城镇型 |
1037 |
0 |
23000 |
88.6 |
85 |
工业发达,收取水费,昼夜供水 |
关于村庄类型定义如下:
① 城镇型:村民居住环境和作息习惯类似于中小城镇,村庄建筑以楼房为主,村民收入以打工为主,村庄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绝大部分。
② 工业型:村庄居住环境与一般村庄一致,建筑以平房为主,村庄的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
③ 农业型:传统的种植业农村,多数居民仍以种植业为生。
通过表2可以看出,由于受不同条件的影响,各村的用水量自50m3/d到160m3/d大小不一,从单因素角度分析全部,不能得出明显规律,但是可以按以下形式,对用水量进行分析:
1.工业产值比重的影响。同为不收取水费和昼夜供水,李家岭和前韩村的最大差别就是工业比重不同,两村用水量之比为:
162÷70×100%=231%
即工业型农村人均日用水量为农业型农村人均日用水量的231%;但通过北高家庄和西松园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余条件相同,但就工业产值的大小一项对用水量几乎没有影响。
2.水费的影响。同为工业产值占绝对优势和昼夜供水的农村,李家岭和北高家庄的最大差别就是李家岭村民免费用水而北高家庄的村民要缴纳1元/吨的自来水费,两村用水量之比为:
162÷88×100%=184%
不收取自来水费的农村人均日用水量为收取水费的184%;
3.供水时间的影响。同为农业型农村而且不收取水费,前韩村和尚河头村最大的差别就是能否实现昼夜供水,,两村用水量之比为:
70÷44×100%=159%
全天供水的村庄的村民人均日用水量为每天6小时供水村庄的159%。
东大寨因为处于新村建设时期,用水量变化较大不能用来比较。
综上所述,工业产值比重,水费的收取和供水时间的长短都是影响农村用水量的因素,它们的单项影响程度分别为231%,184%和159%。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