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九寨沟县高半山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考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四)农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县乡农业系统技术员共有51人,乡镇技术推广员有21人,县站技术推广员有30人,农艺师28人,高级农艺师2人,大专学历有20人,本科学历13人。农业系统技术人员抽调借用到其它单位有6人,导致某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乡(镇)农技员实行包村驻队,兼顾乡镇行政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掌握高半山技术攻关、良种繁育、节水农业、绿色防控、低碳农业等方面知识不够,急需进行更新培训;完成农业生产基地的产中、产前、产后服务指导能力急需加强。

三、高半山特色农业发展措施

依托高半山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全力打造马铃薯良繁、优质蔬菜、特色水果、名贵中药材、中低温食用菌五大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经营水平。马铃薯定位为全省优质脱毒种薯基地;蔬菜水果定位为县内旅游市场和县外高端市场;中药材定位为国内外市场。

(一)推广马铃薯良种繁育,做大做强基地建设

近年来,九寨沟按照省州对良繁项目的工作要求,在部分高半山乡村探索式进行原原种、原种基地示范建设。2009年,完成马铃薯良繁种植面积5857亩。其中:原原种243亩,平均亩产1310公斤/亩,亩纯收益1926元;原种5614亩,平均亩产2150公斤/亩,亩纯收益1854元。实践证明,作物生产比较效益高、生产潜力大。瞄准县外市场,继续做大做强基地建设,是马铃薯产业工作的重点:一是充分利用九寨沟县高半山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即将投入运行的阿坝州马铃薯组培中心(牌坊坝)为载体,创新马铃薯良繁运作机制,继续走“组培中心+企业+专合组织+生产基地”的推广路子,大力开展原原种和原种生产基地建设,最终实现马铃薯春季制种,秋季为内地秋洋芋大田提供生产用种的目标;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州财政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资金重点用于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良繁基地改良;绿色、有机马铃薯产品的认证等;三是继续支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增加产品销售渠道、建立产品流通机制,不断丰富产品销售网络,畅通销售渠道。

(二)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水果产业水平

在高半山栽培有甜樱桃、苹果、李、葡萄等10多种水果品种,充分利用高半山小气候条件发展不同的水果品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一是本着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新建与改造并重,运用统一的生产标准在全县高半山建立一批特色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二是积极引进良种,立足不同的生态气候类型和特点,挖掘高半山非耕地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林地、荒山荒坡、退耕还林地、沟边路边地、院坝地、房前屋后的空地等,对这些地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三是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做好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标识产品申报工作,对特色水果进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高半山区蔬菜品种多、杂、乱,种植面积相对较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围绕九寨沟大旅游市场,以兰渝铁路、绵九、成九高速公路的投入运行为契机,细分目标市场,向高半山区逐步扩展种植是当前工作重点。一是在高半山区重点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园,设施栽培示范园,秋淡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大力推广应用防虫网,生物农药、烟熏剂、频振式杀虫灯,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并以此带动整个高半山蔬菜产业的科技应用和生产水平的提升;二是农业基地配套设施是蔬菜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物质条件。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治和灌溉设施、田间作业道建设等;三是政府应加强对“九寨沟”品牌效应的挖掘,从政策上支持品牌培育,加快对绿色、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等认证工作,并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品牌建设。

(四)运用新型经营模式,挖掘中药材生产潜力

九寨沟县因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土壤气候条件。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据植物普查结论,可入药的植物有309种,而且品质优良,临床疗效高。南坪刀党、当归、黄芪、细辛、猪苓、羌活等中药材久负盛名,都是九寨沟县的中药材主产品之一,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事实证明,中药材生产潜力大、市场广、效益高,是高山区的主推产业品种。目前,中药材种植及经营方式落后,导致种质资源濒临灭绝。采用新型经营模式,保护种质资源是中药材种植的核心工作。一是加强引种驯化工作力度,做好药材资源的提纯复壮,培育出大规模的优质组培苗木,建立九寨沟县名贵道地中药材种质基因库;二是依靠科技,依托市场,根据适地适栽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订单药业,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以此辐射带动全县高半山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规范中药材栽培和加工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是保证中药材安全性的重要条件。应深入研究不同产区的道地中药材的生物学规律,制定地方中药材标准操作规程(SOP)

(五)招商引资,引导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在高半山区,5至10月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中低温食用菌自然生长,在九寨沟县已种植多年,但存在规模小、投入少、规范化程度低的缺点。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是食用菌发展的主攻方向。一是以抓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管理和绿色防控为重点,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提高食用菌安全生产水平,食用菌农残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每个示范基地年生产能力达30万袋以上;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并通过项目、产品推介会、展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九寨沟县的高原反季节中低温食用菌,提高知名度,引进企业和投资者,将产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赵志尚、李济生、唐乃儒等编著.《作物栽培学》,农业出版社.1994
2:荣廷昭等编著.《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宋邦钧、王宗宜、唐乃儒等编著.《作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农业出版社.1994
4:陈文宽、谭静等编著.《农业产业化概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彦生、袁继超、周宗运等编著.《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6:高荣岐、张春庆等编著.《作物种子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7:袁继超、王昌全等编著.《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8:王克平等编著.《种子管理与种子产业化工程》北京成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1999
9:南坪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南坪县志》.民族出版社.1992
10:南坪农业区划委员会编著.《南坪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集》198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下一篇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