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各物种在农林复合经营系统内的空间分布,即物种的搭配形式、密度和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结构又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 又称为立体层次结构。它包括地上空间、地下土壤和水域中的立体层次。一般来说,垂直高度越大,空间容量越大,层次越多,资源利用率就越高。但层次增加并非无限,要受到环境、物种特性和经营水平等因素的制约。黄洞乡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层次结构可划分为3种类型:单层结构、双层结构和多层结构。
①单层结构:在同一块土地上农业和林业交替经营,如林粮、林药轮作。这样的农林复合系统,在一定的时间来看,群体的结构是单层的,论文但不同的时期构成的物种不同,而这些不同物种有结合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②双层结构:是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垂直结构。如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柿粮间作,从纵切面看分为两个十分整齐的层片。
③多层结构:有两种类型。一是多物种组成的庭院经营;二是以堤坝形成的带状多层次组合,最典型的是以河流为单元的农林复合系统。
(2)水平结构 水平结构是指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生物平面布局。复合经营各组分间的水平位置和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在濮阳可分为带状间种、均匀混交(密集式和稀疏式)、景观布局、镶嵌式混交种植等。
①带状间作:如林农间作、果农间作,多采用这种带状间作结构形式。
②均匀混交:主要是林粮间作有时把树木均匀种植在田间,林木种植密度有两种类型,以粮为主时林木密度为稀疏型,以林木为主时林木密度采用密集型。
③景观布局式:小流域、生态村和生态乡的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水平配置多呈景观式结构。
④镶嵌式混交或称为斑块混交:是指林、果、草、农田和山塘各成斑块状组合而成的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
3.3 时间结构
时间结构是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组成成分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主要有两种结构变化:一是季节变化,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结构;二是发育阶段变化,随着树木的生长,树冠的扩大,林下的光照等的生态因子也随着变化,造成结构上的变化。濮阳复合系统中林草作物种植安排在时间序列上有5种形式,即轮作、短期间作、连续间作、套种和复合搭配式等。
(1)轮作 在采伐迹地上种植粮食作物或药材,几年后再造人工林,当10多年后森林采伐,又在迹地上农作,如此循环种植,如林粮轮作和林药轮作等。
(2)短期间作 又称为短期复合型,指在林木幼年期的林下种植作物,如退耕还林人工幼林采取的以耕代抚等。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