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论文

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的链霉菌的分离和鉴定[*]_共培养

时间:2013-05-10  作者:卢娟,夏启玉,孙建波,卢雪华,王宇光,张昕

图1 HW1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产生拮抗作用

Fig.1 The inhibition of HW1 against FOC4



 

 

2.2 HW1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

HW1菌株的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孢子椭圆形。菌落生长开始为白色,培养成熟后,气丝逐渐由白色变灰,最后变为褐色。

共培养

 

图2 HW1的显微形态图( 400倍)

Fig.2 Microscopic morphology of HW1(x 400)

 

HW1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为:在几丁质培养基上,HW1的菌落疏松分散,为浅棕色;在PDA培养基上,HW1的菌株生长致密,为黑褐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为浅黄色;在无机盐淀粉培养基上为灰白色;在蔗糖查氏培养基上为白色;在燕麦片琼脂培养基上为白灰色;在NA培养基上为黄白色。在高氏一号培养基生长不良,菌落细小。

2.3 HW1的生理生化特征

生理生化实验结果:HW1能凝固胨化牛奶,能利用尿素,脂肪酶活性试验为阳性;但不产生H2S,不产生黑色素,不能水解明胶、纤维素和淀粉,硝酸盐还原试验为阴性。能利用麦芽糖、醋酸钠、柠檬酸钠、甘油、L-阿拉伯糖、淀粉、乳糖和蔗糖,几乎不能利用肌醇和山梨醇。

2.4 HW1的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共培养将HW1菌株的16S rDNA 序列与GenBank 中的序列进行比较,与其同源性最高的10 个模式菌株均属于链霉菌属。选取这10 株模式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DANMAN511 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图3)。可以看出,HW1与Streptomyces costaricanus的同源性为99%。

 

图3 基于16S rDNA的菌株HW1的系统发育进化树

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 HW1 based on 16S rDNA

 

综合以上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结果和16S rDNA序列的分析,初步确认菌株HW1为Streptomyces costaricanus。

2.5 HW1菌株和FOC4 在土壤中的共培养试验

利用土壤来共培养拮抗菌和病原菌,在严格对照的情况下,发现拮抗菌HW1对病原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论文网。在土壤中共培养一个月后,将土样稀释100倍后,通过平板涂布分离观察,发现处理土样病原菌数量显著减少,而对照可看见大量的病原菌的菌落和菌丝体。如图4所示。在较高的温度(45℃)条件下,菌株HW1则表现出对枯萎病病原菌更强的抑制作用,在各个不同的稀释度涂布的平板中,都没有发现病原菌的菌落。这说明拮抗菌HW1在和病原菌共培养的过程中,在45℃条件下抑制了香蕉枯萎病病菌的生长而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利用该种菌剂,应用于有机肥的堆肥发酵,然后把该有机肥用于改良已发生香蕉枯萎病的土壤,有可能使其中的病原菌数量减少。因为堆肥发酵使环境温度提高,从而可以富集耐高温的菌株HW1。

 

图4 HW1和FOC4 的土壤共培养试验结果

1: HW1和FOC4共培养结果 ck: 单独的FOC4培养结果

Fig.4 The co-culture result of HW1 and FOC4 in soil

1:The co-culture result of HW1 and FOC4

2:The alone culture result of FOC4

 

 

 

2.6 菌株HW1产几丁质酶的性质

菌株HW1能在几丁质选择培养基上良好生长并分泌酶溶解几丁质而出现透明圈(图5),说明HW1菌株能产生和分泌几丁质酶。香蕉枯萎病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几丁质是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菌株HW1能产生分泌几丁质酶共培养,为其对枯萎病的拮抗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机制。

 

图5 HW1在几丁质培养基上产生透明圈

Fig.5 Clearing zone of HW1 on colloidal chitin plate

 

 

 

3 讨论

香蕉枯萎病已经成为香蕉种植业的毁灭性公共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香蕉主产区迅猛蔓延,严重影响着香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还没有长期有效控制香蕉枯萎病的化学农药。抗病品种和生物防治的研究也刚起步。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已经发生枯萎病的香蕉种植土地经过如何处理才能继续种植香蕉?这个问题一旦解决,就可以迅速恢复香蕉的种植面积,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理论的角度来看,由于土壤长期连作香蕉,导致植物残体多样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诱导和富集香蕉病原菌,当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4号生理小种在土壤中富集成为优势种时,就导致大量的香蕉感染枯萎病。因此,只有增加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的多样性,才能有效抑制香蕉枯萎病。土壤是一个多种微生物的共生场所,如何通过某种条件来富集拮抗微生物,从而使拮抗微生物成为土壤中的优势菌,是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链霉菌HW1是从海南温泉中分离,能在较高的温度(45℃)良好生长,并在这种条件下表现出对枯萎病病原菌更强的抑制作用。通过高温的诱导有可能提高其生长优势和拮抗性。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利用该种菌剂,应用于有机肥的堆肥发酵,因为堆肥发酵使环境温度提高,从而为富集耐高温的菌株HW1提供有利条件,然后把该有机肥用于改良已发生香蕉枯萎病的土壤中,有可能使其中的病原菌数量减少。下一步笔者将对HW1菌株制剂田间防治效果、抑菌机制及生物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Ting A S Y, MenonS, Kadir S, et al. Potential role of endophytes in the biocontrol of fusariumwilt [A].In: Claudine Picq, Anne Vezina, eds.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Fusarium Wilt on Banana[C]. Brazil : Salvador de Bahia ,2003:469-478.
[2]Thandavelu R, Paaniswami A, Doraiswamy S, etal. The effect of Pseudomonas orescens and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on induction of defence enzymes and phenolics in banana [J]. BiologicalPlantarum, 2003, 46 (1): 107-110.
[3]Rajappan K, Vidhyasekaran P, Sethuraman K, et al. Development of powder andcapsule formulations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train Pf -1 for controlof banana wilt [J]. Zeitschrift fur Pflanzenkrankheiten und Pflanzenschutz,2002,109(1): 80-87.
[4]孙建波,王宇光,赵平娟,等.拮抗菌XB16 在香蕉体内的定殖及对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0,31(2):212-216.
[5]曹理想,田新莉,周世宁.香蕉内生真菌、放线菌类群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 42 (2) : 70 -731.
[6]张桂兴,王树桐,方哲,等.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Da03047的鉴定. 中国生物防治,2007,23(增刊):32-36.
[7]邱炜,黄惠琴,叶建军,等.抗香蕉枯萎病放线菌的筛选及菌株DA07408的鉴定.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30(1):126-128.
[8]Getha K,Vikineswary S,Wong W H,et al. Evaluation of Streptomycessp. strain g10 for suppression of Fusarium wilt and rhizosphere colonization inpot-grown banana plantlet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andBiotechnology,2005,32(1): 24-32.
[9]陈天寿.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10]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线菌分类组.链霉菌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12]姜成林,徐丽华,许宗雄.放线菌分类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籽用南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_农业论文
下一篇论文:一种可降解水稻秸秆容器及其应用试验_热压成型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农业论文
最新农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