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马克思主义论文

以网络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_互联网

时间:2012-03-10  作者:秩名
  1. 加强各大主流网站的建设,强化理论对网络舆论的“引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龙头、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为骨干、传统媒体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发挥积极作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网络传播体系怎么写论文。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网站、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青在线、中国经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要担当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大众化”服务的重要平台,成为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通道[10]。各级地方党委、政府新闻网站要坚持“喉舌网”的性质和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先进的文化,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自觉地成为中国互联网新闻战线的“国家队”队员。

2. 构建多种形式的电视讲坛、博客论坛等,以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组建专职的网络理论队伍,在各级新闻网站以宣讲、讨论、答疑等各种形式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各级领导者、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要善于在上网与网民对话交流或通过“博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开展网上调研、解答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组建网上党支部和网上团支部,开展跨区域的党课、团课活动,通过“博客论坛”、“思想园地”“文化园地”等形式,广泛开展理论学习、主题研讨、交流体会、传递政策;各级共青团组织还可构建网上“青年志愿者”理论演讲平台、开展网上“推优”活动,组织优秀党员、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和青年学生、普通群众对话等形式互联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 支持“主旋律”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作品的制作、宣传和传播,大力表彰“精品工程”,从而把理论的宣传教育融入艺术形象所传递价值观之中,使大众在欣赏这些作品中潜移默化地认同、接受。[11]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理论宣传者要善于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的特殊功能,大力传播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传统与当代的研究和创作中,始终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网上艺术作品评论、先进人物推出、先进文化弘扬等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宣传普及形式,提高“大众化”的普及率和实效性。比如,2008年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推出的影视高端精品――剧情纪录片《故事湖南》,以通俗讲坛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了新的尝试

4. 发挥民间马克思主义学术团体在网络舆论中作用,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网民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手段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民间学术团体迅速发展、空前繁荣,红色网站、马列主义兴趣小组、马列主义研究会等学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互联网,“中国红色网站联盟”以一股股“红流”如星星之火,倏然呈燎原之势,加盟者达到了710家,其中有高校“红色网站”324家怎么写论文。当前,中国许多红色网站已经具备教育、服务、娱乐的功能,并具有主题鲜明、思想性强,内容丰富、知识性强,范围广泛、服务性强等特点,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满足广大网民的精神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12]

5. 致力于网络媒体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大众化。网络宣传方式的通俗化、大众化,主要是指理论宣传、普及、教育的用语不能“深奥难懂”,要减少群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式障碍,才能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让大众产生对理论的亲近感,从而自觉接受、自觉信仰,进而达到自我教育以及个体间的相互教育和影响。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互联网,他说:“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是什么叫做大众化呢? 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而要打成一片,就应当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 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说,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13]在当代,网络媒体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大众化,同样要强调理论宣传、教育的方式要走近大众、贴近网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善于学会用“群众语言”、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本论文是贵州省研究生创新课题“以网络为载体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部分内容,课题号:省研人文2010001
袁君(1983--),女,湖南益阳人;贵州大学马列部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534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2―3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706页.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323页.
[5]霍益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10-05-06,人民网新闻论坛.
[6]刘兴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本经验,《重庆社会科学》2010-04,15-18.
[7]十家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试点转企改制迎接“第二个十年”。来源:人民网(北京)2010.6.8.
[8]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无边风景,无限生机。http://www.ldgb.com.cn2008.1来源:新华社.
[9]胡锦涛:《在人民日报考察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10]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无边风景,无限生机。http://www.ldgb.com.cn2008.来源:新华社.
[11]刘兴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本经验,《重庆社会科学》2010-04,15-18.
[12]王玉娥:关于中国红色网站建设的调查研究――以中国红色网站联盟为基点,《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1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校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调查与思考_对策
下一篇论文:浅谈2010年宏观形势下的几个方面点-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马克思主义论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读者推荐的马克思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