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科技小论文

基于“科学+”品牌的科普模式创新初探_科技馆-论文网

时间:2015-02-25  作者:叶洋滨
也有专家表示,感谢科学+这样一个新兴的公益科普活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工作的平台,致力公益活动,宣传科普知识。

关于“科学+”活动的观众招募,主要采取报纸和网络招募的方式,报纸招募主要是为了照顾中老年观众群体,通过《钱江晚报》、《浙江日报》等发行量大、影响力广的报纸来吸引观众。微博、科技馆官网等新兴传播媒体则更好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诉求、口味,通过微博发布活动信息,用简短、活泼的微博体文字进行宣传,突出活动亮点和创意来吸引年轻人的参与。此外,针对活动的主题,也会招募团体性观众。如与医疗类主题相对应的医学院学生、医疗工作者,与食品安全主题相对应的食品专业学生、食品业从业人员等等。

由于“科学+”活动涉及的活动涵盖天文、地理、医疗、宇宙、食品、卫生等等各个领域,可以吸引到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观众群,自开办以来每场活动都座无虚席,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更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科学+微博的粉丝在不断增长中,旗下各类活动也拥有了一批稳定的热心观众前来支持。

三、对我国科普模式创新的启示

“科学+”品牌的科普模式,在目前国内还属于首创,创办至今赢得了国内数十家媒体的报道百余篇报道,吸引了不计取数的观众,六大子品牌的展开也让“科学+”策划团队人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科学+活动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科普活动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笔者结合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科学不仅是严谨的,也是好玩的。

科学+每期活动的主题、海报、宣传文字、舞台设计都经过精心设计,尽量贴近生活,吸引眼球,激发读者好奇心,内容涵盖科学、人文、艺术。以安乐死为主题的科学辩论——我可以走了吗?,以食品为主题的——营养的烦恼,以航天主题的——对话北斗“牧星人”,每一期活动的标语都尽量设计的新鲜、有趣。嘉宾的讲演也不再是一味灌输式地宣讲,很多注重的是互动,现场的效果,不仅有与主持人的互动,与观众的互动,还有与微博粉丝的互动,在加上现场键盘手的即时音乐特效,其风格与《实话实说》栏目有些许类似,严谨又不失幽默,科学而不忘好玩。

一直以来,科学+品牌秉承用新鲜好玩的方式做科普的指导理念,旗下活动一改以往多数科普活动以报告为主的沉闷气氛,让你接触到科学家不为人知的一面,用实验数据来辟谣,用亲身经历来粉碎流言,让观众在了解知识的同时结交朋友。让科学更亲民,更有趣,让形式更创新,这也是未来科普工作的发展趋势。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推广科普

科普事业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巨大工程。对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仅依靠每次现场活动的举办,吸引的数百观众是远远不够的。要扩大科普活动的影响力、涉及面,就必须借助媒体的力量,让科学知识通过各类途径扩散开去,利用广播电视、电信媒体资源,把科普宣传工作日常化。

尤其是现下时兴的微博,通过内容的互相转发,可以让受众呈几何式的增长.为配合科学+工作,工作组也特别成立了科普微博方阵,利用微博等目前大热的新媒体,对每期的活动进行宣传,在科普活动中,进行实时的活动播报,与微博粉丝互动。科普手段的创新,将是今后科普发展的关键所在。手段不创新,科普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普阵地的萎缩而丧失,所以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进行科普创新。

(三)科普活动要注意后续的材料归档,不断总结、提高

一场成功的科普活动不仅要重视现场观众的反应、效果,结束后各种活动材料的收集、归档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不断的回顾总结,才能汲取经验,提高创新。根据工作要求,科学+活动运行迄今,所有活动相关的速记稿、音频、视频、图片照片、新闻稿、总结稿、海报等等都由专人进行入库存档回收,按期分主题归类,以便于时候查找。为满足一些不能来到现场的热心观众需求,每期的活动视频经过后期的剪辑、字幕制作,作为活动网络视频上传到科技馆官网,提供给广大网民观看,扩大科学+活动的影响力。

在归档的同时,每期活动结束,科学+工作团队会召开相应的活动总结会,对本期活动的进程、效果进行回顾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讨论相应解决方案,这样不仅能杜绝下次失误的发生,也锻炼了工作人员的应对能力。科学+品牌,也经过不断的回顾总结,逐渐形成一套只自有的、较为完善的运作体系。

四、结束语

现今,仅靠传统的展览、讲座形式已经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增加的科技文化的需求,单一的宣传方式也难以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兴趣。科学+品牌的推出,以其接地气、人为本的理念,迅速获得了观众的接受和认可,这种科普新模式无疑给科普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科普活动的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和启示。我们只有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新思路、新载体、新内容、新方式,才能不断深化科普工作内涵,更深层次的推进科普事业的和谐发展,科普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沙锦飞 .新媒体科普:3G时代的科普创新[C]. 2010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
2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4347799.html.魏维 .浙江打造“科学+”科学传播新品牌.
3 http://www.zjstm.org/ASPX/index.aspx 浙江省科技馆官网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抑制开关电源纹波的研究_滤波器-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浅谈科技馆辅导员培养评定制度的建立_评定方案-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科技小论文
最新科技小论文
读者推荐的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