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本问题的程序化设计,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原理分为三大功能模块:(1)确定所有可能的下料方式并计算相应的边料长度 (2)确定上述模型的系数矩阵、价值向量,用单纯形法求解 (3)对数据进行后处理.
4优化下料操作实例
建立 AppWizard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从对话框中选择满足应用和项目需要的选项,设计这样一个界面,是在Visual C中建立一个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当我们点击“查看”菜单中的“运行”时将显示“欢迎使用优化下料系统”的对话框,点击“确定”,我们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我们可以将型材定长,规格数目,下料长度,下料数量依次输入对话框中。根据对话框的提示我们可以将所用原型材的长度、所下条材的种类以及各种条材的长度、数量输入到对话框之中,输入完毕后我们可以点击OK键,将得到所有下料的可能以及最终我们所要得到的最优的下料结果及材料的利用率。
假设型材长为6000㎜,需要切割7种长度规格的型材,规格如表2所示:
下料长度 l(mm) |
3500 |
3100 |
2355 |
1578 |
1256 |
900 |
590 |
下料数目b(个) |
100 |
45 |
90 |
63 |
73 |
30 |
60 |
表2规格及数量
(1)进入界面,输入数据
将型材定长,规格数目,下料长度,需求数量,分别输入到对话框中,如图2所示。

图2
(2)通过软件计算,可以得出总共88种下料方法,7种最优的下料方式,其利用率=98.48%总的下料方式,下料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7 结束语
从运行结果可知,计算机从全部的n种下料方式中选出了m种下料方式。虽然这些下料方式本身的材料利用率并不太理想,当他们的搭配确是满足零件毛坯数量配套要求的用料最少的最优方案,利用率都达到了95%以上。只有从全部下料方式中决策出的下料方案才是最优的,如若挑选部分下料利用率高的下料方式决策出的下料方案往往不是最优的,必将使某些零件毛坯有过多的剩余,决策最优下料方案非用计算机不可,人工计算的工作量是难以想像的。
本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运用面向对象的概念,建立事件驱动的环境,供用户直接使用,软件使用者不必具备较高的软件知识,只要懂得操作技术,就可以根据提示输入相关的数据,一步步完成操作,而得到最优的下料方式。我们将烦琐的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节约原材料减少浪费,明显提高了型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吴祈宗 主编:运筹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07
[2] 汪萍 侯慕英 编著:机械优化设计,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6
[3] 刁成嘉刁奕 编著:C++面向对象编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2
[4] 马仲藩 编著:线性整数规划的数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