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本文选取重启IPO之后即2006年至2008年底在上交所上市的A股新股作为研究样本(剔除以换股方式发行的“上海电气”、“中国铝业”、“太平洋”),样本容量为41。其中2006年13家,2007年23家,2008年5家。样本公司发行上市的所有数据来源于通达信证券分析系统、大智慧软件、新浪网财经频道、凤凰网财经频道。在研究过程中收集了新股的发行价格、上市首日收盘价格、新股发行日及上市日上证综指的收盘价、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2006年初至2008年底的上证综指日收盘价等相关指标。本文的实证分析使用Excel2007进行数据整理,使用Eviews3.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IPO抑价程度的衡量指标及统计描述 国内学者在对IPO抑价水平进行回归分析时通常用以下几个指标衡量抑价程度: 1.IPO初始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新股i上市首日的初始收益率,  表示其上市首日的收盘价,  表示其发行价。 2.IPO超额收益率,该指标剔除了从股票发行日到上市日市场收益率变动的影响。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新股i首日超额收益率,  为新股i上市首日市场指数的收盘价,  为新股发行日市场指数的收盘价。本文此处选取上证综指作为市场指数。 3.经过调整的IPO对数收益率,在回归分析中有时为了减少异方差对回归分析的影响,会对抑价做自然对数的变换以弱化极端值的离群趋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新股i经过调整的对数收益率。 表1IPO抑价的统计描述 
 
    
        
            | 指标 | 均值 | 中位数 | 最大值 | 最小值 | 标准差 |  
            | IR(%) | 81.72122 | 68.54167 | 329.5259 | 0.000000 | 65.25276 |  
            | AR(%) | 79.80878 | 67.24655 | 327.6515 | -1.232252 | 64.10838 |  
            | LR(%) | 52.82762 | 49.81634 | 143.8941 | -1.224721 | 30.39076 |  表1给出IPO抑价的描述统计结果。从表中发现股改后我国上证A股市场新股抑价现象还是存在的,IPO初始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的平均值仍然较高,2006年至2008年样本股票的初始收益率平均值为81.72%,超额收益率为79.81%,此数值仍然远高于正常的无风险收益以及其他国家股票市场中的IPO抑价率。 在本文的多元回归模型中,笔者采用经过调整的IPO对数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三)市场气氛的衡量 本文利用“市场气氛”这一指标来刻画上证综指的状况。在以前的IPO抑价研究中,对于市场气氛这一指标基本上都是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曾有学者直接运用大盘指数来作为量化指标。也有一些研究将其作为虚拟变量来研究:数据处理先按照大盘的走势,划分牛市和熊市区间段,然后按各上市公司的上市时间,把在牛市时上市的股票归为一类,熊市时上市的股票归为另一类,前者取1,后者取0。本文笔者将利用“基于大盘指数均值的收益率”来对市场气氛这一指标进行量化: 
 式中: 表示第i只股票上市当日的沪市市场气氛。  是指第i只股票上市当日上证综指的收盘点数,  是指2006年初至2008年末上证综指日收盘点数的均值。 DPBD显示了IPO上市当日市场指数对于整个研究期间的市场指数均值的相对偏离程度,通过该指标,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大盘在某个时点的活跃程度。若该值大于零证明市场处于较为高涨时期;小于零证明市场比较萎靡;等于零说明此时市场处于一个比较平均的阶段。 (四)IPO抑价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及其假设 影响IPO抑价的因素很多,除了市场气氛以外,基于前人的研究,抑价还与公司的发行规模、发行市盈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发行前一年净资产收益率等有关,要使有关市场气氛和IPO抑价关系的结论更加明确和具体,必须控制这些因素对IPO抑价的影响。 1.市场气氛(DPBD) 一般来讲,在大盘处于低位时,大部分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会比较悲观,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们大多离场观望,此时的股市无法吸引人气,即使新股上市也很难得到人们的关注,可能导致IPO发行抑价降低。而当大盘在高位时,说明市场状况良好,大部分投资者投资愿望强烈。上市的新股往往会成为投资者争相抢购的投资对象,此时投机风气会加重,从而可能助长IPO抑价的程度。因此,新股上市时二级市场的气氛与IPO抑价应呈正相关关系。本文做了如下假设: H1:市场气氛与IPO抑价正相关,即β1>0 2.发行规模对数(FXGMDS) 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发行数量。一般来讲,发行规模越大,股权越分散,股票价格越不容易被投机者操纵,价格的波动幅度就小,新股的抑价程度也就越低。此外,发行规模大的公司受投资群体的关注较高,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他们的监管也更严格,在信息披露和公司运作上较规范,信息不对称程度低,所以抑价程度相应较低。在回归分析中,本文以此变量的自然对数作为模型中所用变量。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发行规模对数与IPO抑价程度负相关,即β2 3.发行市盈率(SYL) 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一般等于股票的发行价除以发行前一年的每股收益。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