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资金的风险与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企业集团的重视和关注。文章旨在通过分析集团公司管理模式条件下,资金管理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积极探索保障资金安全性的对策措施,实现集团财务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内部银行模式,资金风险,资金监控,内部控制
随着企业集团经营和发展的不断深化,集团运营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分公司和子公司、控股子公司数量愈来愈多。在此情况下,如何发挥集团有限的资金资源,加强其集中使用和分配优化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并要求公司资金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企业集团而言,资金意味着企业的命脉,是企业集团众多产业链条层次相关环节的联系纽带,是企业能够循环运转生存的血液,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形式。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资金的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筹措和优化管理资金,规避资金风险就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为了防范和控制资金风险,为集团加强监控和科学决策服务,促进下属公司的良性和规范化发展,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和分析集团资金的安全问题和存在现状,采取相关的保障性对策措施。笔者结合自身财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就资金的安全性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集团管理模式下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集团公司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主要采用报账中心模式和内部银行模式。报账中心模式是集团公司资金收支集中在集团或母公司的财务部门,各个子公司提出资金需求时都要通过向集团财务报账实现;内部银行模式是引入社会银行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方式,内部银行设在集团内部,实行日常资金结算、筹措调拨运作等职能。目前我国部分集团公司由于成员企业众多,地域分布广泛,在资金集中管理上的问题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
1.资金管理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控制,没有严格的计划和预算管理机制
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与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国内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最突出的问题。面对分散的资金,公司内部没有形成具体的应对措施,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子公司多头开户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普遍的现象。一些分工较细的公司开设的账户多而杂,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资金管理处于严重失控状态。集团公司无法了解分支结构资
金状况,计划和预算机制作用没有发挥。此外,有些集团公司盲目扩大投资,完全不顾自身能力和企业发展目标,常常是投资失误多,损失严重,使得本来就已经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2.资金运作效率低下,职责不清,缺乏市场经济中应具备的调剂性和灵活性,收益与成本不匹配
有些企业内部资金运作效率低下,资金控制力度较差,对资金短缺调剂性较弱。一些集团对下属公司投入的资金长期无法收回,间接地加重了集团的负担。同时下属公司也存在部分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这种资金耗费客观上会存在集团资金收益与成本不相匹配。
3.内部控制监督不力,没有严格职责分工,财务风险加大
集团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制度,集团母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监督职能层、对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普遍都存在监控力度不够、流于形式等现象。在这种缺乏实质内容的内部控制下,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都成了一句空话,使资金管理混乱,审批手续不完整,抵御资金流失风险和风险控制能力较为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滋生内部人员挪用和贪污资金,公款私存,舞弊侵吞国家财产的土壤,造成资金的恶性循环。
4.信息化手段落后或管理不完善带来资金管理上风险
现今很多大型集团都实现了财务网络信息化,尽管电子银行的使用为企业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但由于网络的不安全,电子银行等信息化手段所带来的资金风险还是客观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病毒的袭击、黑客的侵入等也会给企业的资金安全带来隐患,都有可能使企业存放在银行帐户的资金受到威胁。
二、针对资金安全问题提出的对策和实质性措施
综合以上资金管理上的种种现状和问题,笔者归纳认为,资金安全性的保障需从组织体制改革、明确统筹思想、加强过程监管、落实责任到位等几个方面着手,实现企业资金保值增值的目标,力保集团财务资金的安全性。在资金使用安全方面具体措施如下:
1.完善资金管理组织体制,督促规范各子公司规范财务行为,统筹管理资金,降低财务风险。
有效的资金管理组织控制应当设置资金结算中心。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对整个集团的资金实行统筹管理,通过收支两条线等账户控制措施根据不同的公司性质把分散在集团各单位的资金集中起来,并结合分公司经营体制对其资金运用进行控制,实现集团内资金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和统一使用。同时有利于强化资本
经营意识,盘活存量资金,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资金优化配置的目的。另外也可借此加强对集团下属公司的资金管控,避免出现重大资金流失。
2.结合实际,制定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内部控制流程,层层落实资金风险防范责任制。
要将风险控制融入到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统一制订相关财务政策,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完善资金管理控制,优化资金配置流程,增强资金管理工作的调控性和可操作性。明确财务人员职责,细化资金考核内容,强化风险意识,逐步完善资金内部控制。
3.加强监督检查和审计,建立行之有效的资金监控体系,把防范资金流失问题和审计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