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银行资本监管制度不完备性及其影响研究评述_顺周期性-论文网

时间:2014-02-21  作者:童香英
缺乏对银行贷款损失拨备的有效监管会降低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在经济高涨期,货款违约率下降,银行相应地减少计提的拨备,就会有更高的利润水平,分配更多的利润,并进一步提高放贷的积极性。在经济萧条期,货款违约率上升,银行需要计提更高的拨备,财务状况恶化,放款能力降低,使经济衰退更加严重,银行的这种贷款行为的变化会放大经济周期波动。(MicheleCavalloandGiovanniMajnoni2001;Borio,FurfineandLowe2001)

四、关于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完备性

(一)监管套利的道德风险问题依然存在,影响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新协议通过采用多种方法增加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性以及对证券化的处理方法作出明确规定来降低银行的监管资本套利空间。并且规定违反资本监管标准将要受到的处罚标准,即及时校正行动,在现实中,许多银行也往往保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而不是仅保持在最低资本要求上,所以,资本监管作为一个主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对银行的经营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银行监管套利的道德风险问题依然可能存在,弱化了激励约束效果。因为从监管套利的动因来看,只要银行被要求的监管资本大于银行自己所评估的资本要求(经济资本)银行出于自身的风险管理需要和利润追求动机,就会采取某种方式进行监管资本套利。在内部评级法中,由于风险权重的选择是基于银行私有信息而非外部的能获得证实的变量。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就有可能凭着拥有的信息优势来进行风险套利,BeninkandWihlborg(2002)指出银行在评级过程中存在着“博弈与操纵”(gamingandmanipulation)空间为风险套利提供了可能。银行一般有权操纵私人信用风险,可以将与私人信用风险相关的信息从报告给监管部门的风险权重系统中抹去,即银行可能会通过对内部评级系统的设计,从系统层面低估信用风险,达到降到最低资本要求的目的。因此,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下,银行也同样存在监管资本套利的可能降低监管资本要求,破坏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二)三大支柱之间的平衡性和配合度还不够,限制资本监管的效能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监管框架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资本充足率监管)、监管者外部检查和市场约束。其核心是通过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来达到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监督检查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可以更有效的限制银行风险,但是,现场检查也会增加监管成本。非现场检查包括银行报告分析和模型分析,这对监管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经验要求都很高。市场约束的核心是信息披露(Vanhoose,2007),通过信息披露使市场参与者对银行风险状况作出判断来激励银行进行资产调整,降低银行风险,改进银行安全。但是,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首先,市场不可能知道银行的全部信息;其次,新协议没有要求披露完全信息,只是规定了信息披露的时间和方式,这给银行相当大的自由,银行可以通过信息披露的时间、类型和程度来影响市场。所以,在资本充足率要求下,监管机构监督检查的能力限制和市场约束的缺陷有可能使资本监管三大支柱间的配合度降低。

一些学者提出,新协议的三大柱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VonThadden,2004;SaidenbergandSchuermann,2003;Vanhoose,2007),在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即资本充足率监管处于核心地位,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主要目的是提升第一支柱的有效性。Kane(2007)希望能够重视第二、第三支柱,强化其作用。但Vanhoose(2007)认为三者之间存在冲突,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不可能同时增强,相反会相互替代,最终会破坏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健。Decamps等(2004)建议监管当局应该更多地关注执行问题和制度改革,减少三个支柱之间的不平衡。他通过建立连续时间模型来刻画银行的行为,分析三大支柱之间的互动关系,证明市场约束的确是另外两大支柱的有效补充,但是市场约束也会促使银行采用更加复杂多样的策略来影响市场参与者,加大监督的难度,这就产生了三者之间的激励冲突。Rochet(2004)的动态分析表明,由于多层委托—代理关系,银行与存款保险机构将产生冲突,银行资本不足会引发逃避监管的行为,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阻止这种行为,并指出市场约束和监督检查是相互补充的而非替代的。Chami等(2003)甚至认为新协议的三大支柱是不够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三大支柱之间的协调是很难的,他们提出应发展“第四支柱”(技术专家和政治纪律)。

五、结论及评述

当前的经济危机以及长期以来银行危机及其监管实践的正反经验都揭示出有效的监管制度对维护金融安全、促进银行体系稳健高效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框架下的资本充足率监管、监管者外部检查和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对保证银行监管效率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的研究与实证:基于资产价格波动视角-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_中国金融制度-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