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FDI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_小论文

时间:2012-03-04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逐步成为中国吸引FDI的核心区域。不仅为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展缓慢。
论文关键词:FDI,长三角,创新能力

 

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上海浦东开发以来,长三角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经济实力逐步成为中国吸引FDI的核心区域,FDI不仅为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扩大了对外贸易,在促进区域内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的同时,还对区域内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外资企业在促进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否也促进了本土工业企业技术水平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目前学术界对此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在90年代以来实施的“市场换技术”战略是失败的,FDI大量流入使得本国企业形成技术依赖,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进展缓慢,FDI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成长;而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利用外资与技术进步并不冲突。因此,如何看待和评价FDI对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数据为例,以专利申请数量为因变量,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在本文中小论文,考虑到省级行政区划分的相对稳定性,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以及统计数据的来源,本文所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指一市、两省,即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结论为FDI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对实用新型专利次之,而对发明专利作用并不明显。发明专利数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研发资金投入,而不是来自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

一、FDI对专利申请数量影响的计量模型介绍

研究FDI对专利申请数量的溢出效应需要构造一个与生产函数类似的创新产出函数。为了简化我们的研究,除了研发活动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变量外,本文只考虑外商直接投资这一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后面的分析中,我们所得出的关于FDI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结论均是建立在影响创新的其它因素(如政策和制度等因素)不变的假设下。由于受到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用区域内专利申请数量的总量来替代区域内工业专利申请数量。因此,本文用如下的生产函数表示:

I=f(L,k,FDI)(4.2.1)

其中,因变量I分别用长三角地区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来表示,作为衡量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替代指标;L和K是投入变量,分别代表劳动人员投入和研发资金投入,同时,由于考虑到我国的研发人员数量大部分集中在大学、科研院所、而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较少,而且大学、科研院所的主要成果不是专利,而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培训,并且长三角地区劳动力资源层次高(李晓钟、张小蒂,2004)等因素,本文用全体从业人数来代表劳动人员投入;FDI是本文研究最关注的一个变量,本文使用长三角地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该变量的代理指标。

数据选取的是1999-2008年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样本数据。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受理数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单位:个),全体从业人员(单位:万人)和FDI,即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单位:亿美元)这三项数据均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技术开发经费内部支出(单位:万元)这项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对方程(4.2.1)取对数,即为:

㏑I=β0 + β1㏑L+ β2㏑K + β3㏑FDI (4.2.2)

二、模型的检验结果及实证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4.2.2)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4.1 FDI对长三角地区专利申请数量的实证结果

 

 

所有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常数项

-0.16

(-0.055)

0.577

(0.11)

0.768

(0.47)

-1.725

(-0.46)

劳动人员投入L

0.703

(1.36)

0.208

(0.22)

0.63**

(2.17)

0.64**

(2.97)

研发经费投入K

0.36**

(2.82)

0.807***

(3.51)

0.179**

(2.506)

0.459**

(2.79)

FDI

0.771***

(3.28)

0.488

(0.15)

0.696***

(5.28)

0.888***

(2.93)

R2

0.988

0.977

0.992

0.985

AdjR2 ;

0.982

0.965

0.990

0.980

D.W

1.61

2.626

1.357

1.62

F

160.515

184.27

262.33

129.83

注:AdjR2为调整后的R2 ;括号中数字为t统计量检验值;**、***分别表示在5%和1%的水平上显著

从表4.1中我们可以看出,四个模型总体的估计效果较好小论文,对申请专利数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研发经费的投入,这种影响对专利申请总量、三种专利申请数量的回归结果都是显著为正的。从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研发经费的投入对发明专利的影响最大,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次之,对实用新型专利的作用最小。与研发经费变量相比,人力资本投入变量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仅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为正,而且人力资本的投入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外观设计则是三种专利中最为简单的创新,长三角地区是外资的聚集地,外资企业的产品在地区的市场上较为常见,因此,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本地企业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简单的模仿产品外观设计及包装来实现创新,而在这一学习模仿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我们所最关心的FDI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专利申请总量的影响显著为正。具体分析对三种专利申请量的影响,FDI对外观设计专利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对实用新型专利次之,而对发明专利作用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外观设计是三种专利中最为简单的创新,长三角地区是吸收外资较多的地区,相对而言外资企业也比较多,因此长三角地区的本土企业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简单的模仿来实现创新,对于外资比较集中的中高创新能力地区,外资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的作用要更为明显。对于发明专利来说,一方面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放在母公司,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时候,其核心技术来源于母公司,并且对技术进行封锁;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由于外资聚集,更容易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新产品,因而削弱了企业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所以外商直接投资对长三角地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是外资企业为了占领国内市场,需要迅速变化产品的性能来迎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要在中国进行实用新型设计的研发活动和生产活动。由于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难度较发明专利小,外商直接投资的这种研发行为能够通过竞争效应、模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培训效应等等促进本土企业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的研发活动行为,提高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

从发明专利的模型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小论文,研发经费投入是我国长三角地区发明专利数量的关键影响因素,即科研经费投入越多,长三角地区发明专利数量越多。研发人员数量和外商直接投资数量(FDI)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对长三角地区发明专利数量提高的作用并不明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明专利数量的提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的研发资金投入,而不是来自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因此,本文的研究表明,提高一个地区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

三、政策与建议

1. 转变引资观念,调整技术引进模式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时,要以结构优化为基本的取舍标准,充分利用FDI的技术促进作用,将技术引进置于优先地位而不是资金。一方面,长三角地区政府应采取既鼓励且限制的外商投资政策,鼓励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以及符合区域内产业长远发展的项目的引进,限制技术含量低、无技术含量或对区域内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外商投资项目。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产业关联度的项目,培育与外资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充分发挥外资的产业带动效果,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对外商直接投资已经居于主导地位的一些产业要尽早实施反垄断措施,严格限制外商直接投资的继续投入。

2.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由实证分析知道,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更多依赖于企业自身的投入。一是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在增加科技投入、扩大技术供给的同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促进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二是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注重引进一系列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软技术,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三是成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将企业的信息、情报、科技、设计、研究集中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和社会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四是加强区域内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形成技术联盟,提高技术实力小论文,同时,让区域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促进中外企业间的管理和技术交流。

3. 完善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体制

由实证分析知道,在学习和模仿新技术过程中,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长三角地区政府应改革不完善的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体制,把跨国公司FDI的影响尽量限制在技术层面,防止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变化,而导致区域内人才培训、人才流动机制受阻碍这种情况的发生。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增加对教育的投资,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素质,注重培养高科技人才,这是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最根本的途径;二是创造良好的用人和创业环境,区域内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完善保障体系,增加职工归属感,及满足技术研发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对非货币效用的追求等措施,来吸引外资企业和海外的高素质人才回流;三是要加强内外资企业的交流,政府引导双方直接开展项目合作,加强中外资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等,要求外资企业代为培训内资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张建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2):5-8
[2]马天毅,马野青,张二震.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6(7):4-8
[3]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4-55
[4]徐全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自主创新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 世界经济, 2007, (6): 14-18
[5]侯润秀,官建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国软科学.2006(5):104-11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FDI对就业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_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SCP分析框架下对经济体制转型的讨论_SCP模式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