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引进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分析[1]

时间:2012-02-26  作者:秩名
  表5,2008年我国各大区域的三大产业核算指标:亿元,%

 

指标

总计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绝对额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全国GDP

300670.00

177579.56

54.27

63188.03

19.31

58256.58

17.80

28195.63

8.62

第一产业

34000.00

12145.46

35.99

9227.14

27.34

9065.13

26.86

3307.80

9.80

第二产业

146183.40

91726.68

54.97

32192.61

19.29

28018.59

16.79

14942.64

8.95

#工业

129112.00

83346.57

55.94

28330.70

19.02

23953.72

16.08

13350.30

8.96

第三产业

120486.61

73707.42

58.22

21768.28

17.20

21172.86

16.73

9945.19

7.86

注:本表中涉及分地区数据相加不等于全国总计的指标经济学论文,在计算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占全国的比重时,分母为31个省(区、市)相加的合计数。

2,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外溢效应有利于推动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提高产业带动力

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凭借产业发展呈现出的链条长、关联度强、创新导向明显、附加值高等特点可以产生强大的外溢效应。这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主导产业层次,推动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本地关联产业的技术水平与运行效率,带动地方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事实上,引入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其意义并不仅仅是引进一个大企业,引进一笔资金,而是要引入一个大产业,一个认同本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者,一个以资源的聚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综合实力的提高为目标中长期投资者。通过注入优质资产以及对技术、劳动力、管理、设备、营销渠道等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进行整合,改变原有的产业组织方式,为传统产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为新兴产业注入新理念、树立新范式,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整合产业市场、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寻求战略合作,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此重新配置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和集群化经营,从而更快捷地树立产业的竞争优势,培育中部崛起的新经济增长点。

三、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外溢效应对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1,当前中部地区企业的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等原因经济学论文,中部的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较多。就企业所有制属性来看,现有企业基础是以传统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为骨干的加工型企业为主;就行业属性来看,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电力、化工、食品等行业;既缺乏技术优势,也缺乏体制优势和机制优势。同时,由于运行体制比较僵化,社会负担沉重、激励机制不足,导致企业发展活力有限,民营经济的发展也相对滞后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上述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中部地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2008年中部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为例,具体数据详见表6。

表6,2008年中部六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

 

 

 

企业单位数:个,%

工业总产值:

亿元,%

资产:

亿元,%

利润:

亿元,%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

总资产贡献率:%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河南

2158

5.34

15568.85

4.88

13004.36

4.26

1115.95

5.60

244.99

5.15

16.42

山西

1063

2.63

8207.54

2.57

11464.8

3.75

556

2.79

172.01

3.61

12.24

湖北

1051

2.60

9200.65

2.88

12411.98

4.07

649.52

3.26

128.81

2.71

11.43

湖南

904

2.24

5907.52

1.85

6016.42

1.97

337.35

1.69

94.92

1.99

17.63

安徽

871

2.16

7287.21

2.28

7487.98

2.45

409.06

2.05

118.36

2.49

13.37

江西

605

1.50

4068.57

1.27

3719.44

1.22

187.19

0.94

76.9

1.62

12.79

合计

6652

16.47

50240.34

15.74

54104.98

17.72

3255.07

16.33

835.99

17.57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部六省的大中型企业总数占到了全国的16.47%,拥有的资产为全国的17.72%,就业人员占到了全国的17.57%,但是,却仅提供了15.74%的工业总产值和16.33%的利润额。在总资产贡献率指标中,除了河南、湖南和安徽三省以外,其他三省都低于13.19%的全国总水平。企业效益的偏低、投入产出比例的失调以及盈利能力的弱化,由此可略见一斑。

此外,中部地区的私营工业企业发展状况也比较滞后。以2008年中部地区的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为例,详见表7。

表7,中部地区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企业单位数:个经济学论文,%

工业总产值:

亿元,%

资产:

亿元,%

利润:

亿元,%

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万人,%

总资产贡献率:%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数量

占比

河南

11623

4.73

9829.87

7.21

3592.01

4.73

1183.95

14.26

151.85

5.29

47.88

山西

1593

0.65

1651.07

1.21

1523.71

2.01

83.56

1.01

31.15

1.08

16.58

湖北

6432

2.62

2652.34

1.95

1503.18

1.98

155.24

1.87

68.83

2.40

21.12

湖南

8066

3.28

4232.44

3.10

1719.71

2.27

256.95

3.10

99.69

3.47

32.15

安徽

7509

3.05

2885.42

2.12

1692.53

2.23

169.22

2.04

70.92

2.47

18.08

江西

4073

1.66

2971.58

2.18

1602.83

2.11

227.89

2.74

68.67

2.39

25.97

合计

16091

6.55

8535.85

6.26

4746.60

6.26

495.75

5.97

199.67

6.95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部六省的私营工业企业单位数占全国的6.55%,资产占全国的6.26%,就业人员数量为全国的6.95%,而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为全国的6.26%,利润为全国的5.97%。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单位资产回报率低、企业业绩不佳的问题。另外,就总资产贡献率指标而言,山西、安徽两省的指标均低于19.67%的全国总水平。尤其是山西省,无论是大中型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还是私营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均低于全国总水平,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亟需改善和提高。
 

基于这一背景,引进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作为提高企业改革与经营效率的一股新鲜血液,其先进的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序运作,资本与产业的有效融合,这些都会产生强大的外溢效应,从而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培植内生动力。

2,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外溢效应有利于推动中部地区的企业改革进程,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区域性战略投资者之所以进入某区域,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经济学论文,本质上仍具有逐利性。而不同于一般招商引资之处则在于,其投资的目的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发展战略两个方面。直接经济效益型主要包括实现自身发展的规模效应、财富最大化、降低交易费用、获得专用资产、兼顾投资性和投机性的获利动机;发展战略则包括企业的长期目标、区域发展的长远规划、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得市场准入、推动多元化经营,同时实现产品结构调整、本地企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崛起等目标。正是由于二重属性的存在及据此而产生的外溢效应,对于推动中部六省的企业改革进程,优化企业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获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一方面,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可以优化本地企业运作模式,提高企业治理效率。从内部治理角度看,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在为中部地区现有企业体系引入私有化成分的同时,也引入了先进的公司治理机制,增强了现有企业体系的经营活力。作为责任明确的委托人,为了保障自己投资的回报率,他们会比国有产权有更强的动力监督管理现有企业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从外部治理角度看,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对目标市场的重组与兼并对管理者施加压力,增强对管理层的监督,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者努力提高工作业绩,避免遭受失业的威胁以及在经理市场上遭受声誉的损失,进而实现提高企业业绩的目标。

另一方面,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进入经济学论文,凭借其先进的运作模式,畅通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既可以为本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渠道,同时,也会给本地企业带来生存压力与竞争压力,迫使本地企业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要素回报率。

结语:

总之,区域性战略投资者的进入,对中部经济发展带来的外溢效应是巨大的。它以资本运作为纽带,以谋求成为中部区域发展新价值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为目标,以研发创新进程的推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经营效率的改善为方式,有利于其与地方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由简单的松散型同业竞争、利益分割的关系向以股权为纽带、有序竞争、竞合共存的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转变。进而在扩大其自身收益机会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中部地区的产业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事半功倍地强化区域实力,加快中部崛起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马福祥,等《谨防中部塌陷――西部大开发,中部怎么办》[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
[2]王涛,赵守国,境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改革重组分析[J],化工管理,2007,10
[3]魏丽华,冷宣荣,中部地区吸引区域性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作用机制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0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选择的争论评析与思考_经济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全要素生产率国外研究文献综述_随机前沿分析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