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经济效应及其路径选择_经济学论文

时间:2011-06-20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即所谓内外贸一体化问题。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经济效应及其路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内外贸一体化

 

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两大组成部分。考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发现,政府主导的投资需求变化和市场主导的消费需求变化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显著的差别。尽管随着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从一般消费品(食品、日用品等)向电子产品、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转移和升级,国内消费需求逐渐成为电子、信息、汽车、房地产等新兴支柱产业的需求支撑,但是,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国内需求增长主要依靠政府主导型投资增长拉动已成事实。实证研究表明,投资需求波动与国民收入波动有极强的正相关性;而消费需求波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相关性较弱或不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增长过快导致的历次经济过热对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扰动,充分显示了上述特征。

众所周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又一重要动力。从1991年开始,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30%,从2003年开始超过60%;出口贸易依存度从1994年开始超过20%,从2003年开始超过30%。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持续强劲拉动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与长期疲软的国内消费需求形成鲜明对照。

正是相对于投资需求和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主要推动作用,长期低迷的消费需求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逐渐演变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这个问题反映在国内流通和对外贸易领域,即所谓内外贸一体化问题。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使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一样,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究其根源,仍然属于如何扩大国内消费需求问题。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中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采取的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措施,整体上仍然属于投资刺激措施。经验表明,在宏观经济面临对外贸易大幅下降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双重压力下,仅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够的。从中长期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不能不继续研究如何破解消费需求不足这一难题的对策,可以认为这正是学者们研究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共同经济背景。

本文将内外贸一体化看作客观的经济运行过程,揭示它的真正内涵,分析它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探索其演进路经;力图理清内外贸一体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内需求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政府相关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2003年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撤销了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组建了商务部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的格式。这被认为是从行政管理体制层面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研究员万典武(2004)认为,“内外贸一体化不是企业的问题,而是政府部门管理一体化的问题”。他认为商务部要实现对内贸和外贸的统一、均衡、协调管理[①]。

商务部李永江(2004)认为,长期分离的管理体制,已经给当前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留下了诸如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观念和管理等多方面的障碍。认为内外贸在体制上的分割根源于中国原有的纵向化、条块分割、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成利益格局使国内外市场分割、国内地区市场和行业市场分割,从而严重阻碍着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李永江还认为,仅从管理体制层面来看,商务部的职能也无法覆盖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各个层次和环节[②]。

丁俊发(2004)历史地分析了内外贸分割体制的形成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对内外贸一体化必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指出内外贸在性质、特征、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有区别的,打破内外贸分割的体制,不能混淆这些不同之处,不能一概而论。他认为解决内外贸分割问题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要形成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思维定势;二要逐步扩充和完善商务部的职能;三要培育和发展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四要创造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的法律政策环境。进而认为,加快流通体制创新,提高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和流通效率,充分发挥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中介作用,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③]。

郭冬乐(2004)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出发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分别研究了日本综合商社的内外贸一体化流通组织形式,西方工业型跨国公司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及多个从本土经营到国际化营运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他认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制造商或经销商并没有人为地区分内贸与外贸,二者是有机结合的。面对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贸易环境,我国迫切需要通过企业的相对集中化和集团化,来构造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使其具有足够的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分享更大的国际市场分额,有足够的实力与大举进入我国市场的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并能克服目前经营组织分散、规模狭小,内外贸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起到政府对内外贸进行宏观调控的微观传导作用[④]。

郭冬乐、申恩威(2004)通过对中国家电行业中一批已经具有跨国公司雏形的优势生产企业和为了建立综合商社而艰难探索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中国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除了实现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融合之外,还需要塑造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微观基础,培育和发展一批以贸易和生产为龙头的实行内外贸或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经营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⑤]。

申恩威(2005)认为加快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建设是

摘要资源战略性保障政策;三是产业调整、优化、升级政策;四是市场主体培育和促进政策;五是市场主体保护政策;六是市场维护和监管政策[⑥]。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何亚东(2005)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流通的内涵已由内贸扩展为内外贸两部分,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强化。因此,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沿着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展开。市场和企业的一体化是“双向”的,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市场一体化”的挑战是,随着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强大的外部冲击。“企业一体化”蕴含的风险在于,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内贸份额,国内企业,特别是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应该在实现内外贸管理职能一体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实施有效保护[⑦]。

李永江(2005)在诠释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时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针对内外贸分割而提出的有关内外贸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的一个新概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它具有市场因素和上层建筑设计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市场层面上,指的是要使市场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不受内外贸界限的约束而自由选择其经营方式,整个市场实现内外贸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上层建筑层面上,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对内外贸及整个流通产业实行统一管理。李永江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具有显著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内外贸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整个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下,演进为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具有历史必然性[⑧]。

于培伟(2005)同样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是政府行政管理一体化。他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特征是国家统筹管理内外贸,而不是对内、对外贸易政策简单地完全划一。他从扩大内需的角度,认为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是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于培伟提出要统一管理职能、统一经营主体和统一内外市场[⑨]。

蔡珍贵、王石(2006)在分析了内外贸分割体制的诸多弊端(包括内外贸市场分割,行业隔离,信息阻滞;多头管理、机构臃肿,政出多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之后,又指出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上存在经济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法规、思想观念、管理协调等方面的障碍。为此,必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流通产业相关法制建设,深化流通企业改革,培育流通领域的大公司和大集团[⑩]。

综合上述文献不难发现,学术界对我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认识,沿着管理体制及其政策体系、市场机制及其流通体制和企业组织及其经营模式三个层次不断深化。同时,又都将政府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问题,归结为我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核心。

但是,目前至少有以下三个关键问题尚未彻底澄清并亟待深入研究。首先,在我国的历史经济背景和现实经济条件下,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真实含义究竟是什么,也即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内外贸一体化的确切内涵?其次,内外贸一体化会引致什么样的经济效应?再次,内外贸一体化会沿着什么路径发展?

三、理论框架

(一)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

对于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界定,必须防止若干认识偏差论文开题报告论文的格式。首先,不能单纯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去理解内外贸一体化。内外贸管理体制长期分割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是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严重障碍,但它并不是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全部。内外贸管理体制分割,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并面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种内外分割的管理体制必须加以变革而已。第二,内外贸一体化并不是内外贸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方面的趋同。尽管我们可以在产业链条、产业环节、市场细分以及企业经营范围等层次,找到内贸和外贸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交叉重叠部分,但是,决不能由此混同内贸与外贸的不同行业性质和市场特征。因此,内外贸一体化是相对统一,而非绝对趋同。第三,不能过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组对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先由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引领,后由政府领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推进的,但是,仅从体制变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而言,市场的自发演进往往会起先导作用。当前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就是如此。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变革,仅仅是顺应了内外贸市场一体化演进的必然要求。简言之,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市场自发演进过程,而非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最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此意义上的内外贸一体化,并不是从内外贸行政管理部门的重组之日开始的,可以认为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而且这一进程还将不断深化发展下去。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世博会对上海市GDP短期影响力的预测分析_经济效益
下一篇论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_江苏南通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