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在实践中,两市在市场竞争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上探索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模式,如“一次收购、两次分配”的东台富安茧丝绸模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苏,实践,经验
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2009年全省GDP为34061亿元,居大陆第二;全年人均GDP突破6475美元,与浙江并列全国第一。工业发达、城市密集、人多地少、南北差距大,是江苏新农村建设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向农业之外找出路,向农业本身要效益,走“三化”发展“三农”道路(即以工业化化农业;城市化化农村;市场化化农民。特别要提高乡村规划水平,增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把城市的文明成果向农村扩展。),是江苏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江苏的新农村建设有着自己的现实坐标:通过有效地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使农民逐步跟上城市生产、收入、消费、文明水平的步伐。
1.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农民增收难度增大,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是江苏“三农”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难点,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江苏的做法主要是大力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转移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让高效农业帮助农民增收;放宽政策发展多种类型民营企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和资产性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标准,通过农村社保扩面增收。
苏北是全省“三农”比重最大、比例最高的地区,从人口、土地资源等要素看,盐城和宿迁一直是传统农业大市,当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无疑更为艰巨。在实践中,两市在市场竞争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上探索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模式,如“一次收购、两次分配”的东台富安茧丝绸模式;“按股份分红,交易返利”的宿迁江鹏合作社模式等等。对苏北来说,今后还要以特殊的政策、创新的机制,吸引“三资”直接参与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工程。
目前,盐城市的高效种养业“双百工程”已开始启动(100个500亩、亩效益2000元高效种植业示范区、100个年效益10万元规模养殖示范户),同为苏北地区的宿迁市的全省首家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也已经启动建设。论文参考网。
高效设施农业的典型金坛市地处苏南,近年来,在江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各项政策扶持下,在实施“近商、亲商、为商、富商”等各项招商措施下,农村食用菌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带动农民、社会生态等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8年,全市食用菌总产量达2万多吨,生产面积超150万m2,产值1.2亿元,带动农户1500多户。生产有双孢蘑菇、高温蘑菇、金针菇、草菇、秀珍菇、杏鲍菇、茶树菇等10多个品种,生产模式有季节性生产、周年化生产、工厂化生产等。生态农业的核心形成了一条以双孢蘑菇生产为核心的农业废弃物降解链,使金坛农业内物质与能量实现了循环利用。金坛市双孢蘑菇生产年消耗水稻秸秆、畜禽粪便近4万吨,相当于8万亩水稻秸秆生产量,不仅有效地减少了秸秆焚烧和田间废弃现象的发生,还为水稻生产增加收入400元/亩,合计增收1600多万元。蘑菇生产废弃物含有较多的氮、磷、钾和有机质,还田又可减少近2000吨化学肥料的投入量,有利于对地力的培肥和农产品品质的提高。一般1亩大田可搭建双孢蘑菇集约菇棚1100 m2左右,平均亩产值达4万元左右,效益达2万元以上,是水稻生产的40倍。
2.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
江苏高度重视农村的法制教育与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近年来出台并落实一系列保障农民利益的相关政策,群殴、暴力、集体上访、倚权仗势侵害百姓利益、侮辱人格等事件发生率大幅下降。论文参考网。普遍实行的村委民主选举,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今,纠纷、矛盾先由乡村2级司法人员调解,调解不成再对簿公堂,已成为群众的共识。和谐之风荡漾江苏大地。
3.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江苏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近年来,农村各级政府努力引导富余起来的农民、企业家、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利用传统的与现代的各类文艺形式,结合市场机制展示自我,愉悦乡邻,陶冶情操,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江苏高考录取率一直居全国省区第一,随着全民教育和群众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动了乡风文明,这也是农民素质提高的反映,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眼下的江苏新农村,村道硬化、道旁绿化,外墙白化,村容整洁,初步实现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4.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江苏以空前的力度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公众愿望。
目前,江苏已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列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畴。重点支持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数次调高了农村医保报销比例,普遍加强乡镇卫生院(特别是苏北地区)的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培训乡村医务人员,省市级医院的医疗卫生队伍分批深入到基层一线。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是人们的“戏言”;而“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则是许多农村随处可见的现实窘境。近年来,全省加快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步伐,积极开展以清理垃圾、粪便、秸秆、河道、工业污染、乱搭乱建和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为重点的“六清六建”工作,把农村作为环境保护的主战场。论文参考网。水利部门则抓紧推进以水系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河道疏浚、以解决因洪致涝问题为重点的区域治理、以改善山丘水资源条件为重点的水库除险加固、以节水增效为重点的农业灌区改造、以提高农民饮水质量为重点的饮用水安全等五项重点工程。
5.农民靠天吃饭的命运有望改变
江苏农业保险的试点险种范围不断扩大,涉及玉米、水稻、生猪、奶牛等种、养殖业。
根据保监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方案》,本着政府扶持、市场运作和自愿投保的原则,苏南常州市人保和中华联合财险公司推出的农业险,采取专业账户管理,保费补贴和大灾风险基金补贴制,面向全市范围内的农民提供专业的保险服务。该试点的种植业险种中,主要参保品种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玉米5种类,农户参保品种的推进面不低于全市种植面积的30%,财政保费补贴不低于60%。保险责任涵盖了我市发生较为频繁和易造成较大损失的灾害风险,如水灾、风灾、雹灾、旱灾、冻灾、雨灾等自然灾害以及流行性、暴发性病虫害和植物疫情等。
在农业险的推广过程中,江苏各市财险公司还将针对农民的需求,对农机具和其他涉农业务展开专业保险,加强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满足农民在养老、健康、意外伤害等方面的保险需求,并积极牵手保险中介机构,深入乡镇、农村,解决农村服务网点不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