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 2010年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
日期
政府机构
货币政策类别
出台政策
2010年1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5%提高50个基点
2010年2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6%提升50个基点
2010年5月3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6.5%提升50个基点
2010年10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
2010年11月16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从17%和13.5%提升50个基点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直到2012年二月份CPI才降到4%以内(见附图四:中国2012年全年CPI走势图)。

附图四:中国2012年全年CPI走势图
结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应当健全治理通货膨胀的长效机制,来消除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第一,宏观层面。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贷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的预警与调控机制,并使其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在科学统计的前提下,以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为准则,正确处理好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前做出宏观政策调控,避免被动调整给经济带来大的波动。在目前由于以美国、欧洲等国为代表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下,已经造成我国出口量下降,GDP增速放缓。所以,在治理通货紧缩的同时更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第二,微观层面。采取我的导师李炳炎教授提出的企业净收入分成制为特征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这是由于分享制有消除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功能。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后,由于成本只是C,工资不在计入成本,工资的刚性被消除,工资的增长不会导致成本价格上升,而且工资的增长率始终低于劳动生率的增长率,同时也不会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于净收入分成制追求的是净收入最大化,所以会导致职工想法识法降低物耗成本,产品的销售价格会相应降低。所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兼顾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而且把三者的利益统一到增加净收入上来。净收入分成制是从微观经济基础中解决通货膨胀的良策。正如马丁、L、威茨曼所言 “分享经济 有一种不屈不挠地吸收失业工人,增加产量,降低价格的内在冲动。就像一台没有熄灭的发动机,试图在充分就业的循环上自觉启动。分享经济 有内在的三面锋刀,可以用来对付失业,生产停滞和价格上涨趋势”。可谓是通货膨胀的天敌。因此,只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一起来治理通货膨胀,就一定能够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参考文献:
1、 李炳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李炳炎:《李炳炎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 孔祥毅:《中央银行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4、 曹龙骐:《中央银行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 黄 达:《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