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实验教学质量作为评价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着力构建和完善科学、系统、有效的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长效机制,
1、立足全局,统筹规划,进一步改善实验环境
实验室建设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工作量大,要做好这顶工作学校职能部门必须从全校的角度总体出发,总体构思、统筹规划,详细部署。制定实验室的建设方案,明确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多方筹措资金,建立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软件建设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尤其是计算机,它的软硬件发展速度惊人,硬件淘汰快,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的,可是我们的软件建设没有一点的投入,只靠教师自己想办法解决,教师只能买盗版的软件来满足教学和实验的需要,这样很难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因此,要借着评建工作的东风,加大投入的力度,进一步改善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使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发展逐步迈向一个新台阶。
2、建全制度,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实验室
实验资金、设备的投入固然重要,但如何管好现有设备,使其物尽其用更为重要。要进一步促进公共实验室、基础课实验室、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开放和共享,对坚持开放及成绩突出的实验室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在教学实验实施实验平台共享工作,实现硬件共享,达到了“求所用,不求所有”的效果。在迎评促建过程中,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确实体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理的思想,建全制度,完善机制,科学管理。科学管理要求我们顺应事物发展规律,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推进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
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完善考核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再好的实验条件,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也是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的。要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完善考核管理制度,使管理和激励相结合。鼓励教师和实验员依托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以及实验设备的研制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先进教学实验室和先进实验工作者评选表彰,拟定相关评选条例,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之效;积极推进实验技术成果奖评比工作。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岗位培训,以推进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高校实验技术队伍虽有了较大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岗位、实验教学岗位,关系到实验室工作的有效开展、实验室的开放、仪器设备的共享等方方面面,要组织实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自学相关资料、专家讲座、校内外培训、校外观摩等,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认识,优化管理,转变观念,培养人才的目的。
实验室组成人员是建设、使用和管理好实验室的基本队伍,实验技术人员的政治水平,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教学质量和科研工作的进程,要制定落实好有关政策,把职称评定、科研、工作业绩奖励、生活待遇等问题解决好,使实验技术人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技术精湛、有一定专业理论修养的实验技术队伍,来推进实验室建设。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与引进并重,优化人员结构;整理并完善实验岗位设置,保证资源配置和共享的有序开展。达到提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意识,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是我们今后工作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徐春堂,张世军,刘雪静.深化实验室体制改革构建中心化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09-111
2 林卫.抓住机遇,开创实验室工作新局面[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 (6):1-9
3 刘燕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1):89-91
4 马汉达.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1):118-12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