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考试观-论文网

时间:2014-07-30  作者:王晓萍
学校要努力创造必要的育人环境和条件,在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有用之材,这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2.实施“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生源参差不齐、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实际,要求所有学生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成才是不实际的,也是不必要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学生毕业后都面临择业和就业,高职教育不应苛求每个学生都成全才,应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合格的基础上量体裁衣,根据个人实际和将来的就业取向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形成自己的专长和特色。学校要尽可能尊重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学生可以参加各种选修课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己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去。对部分有偏科倾向的学生要进行综合分析和个别指导,允许部分特长突出的学生扬长避短,按自身特点择优取向发展,成为某方面的专才。

3.坚持“产学结合”的教学特色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跟踪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信息,将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和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在实践中,企业遇到的生产技术管理上的难题,是高校教师进行教研教改的首选课题和最好课题;校企合作的开展,能推动产学研合作,既锻炼了教师和学生,又发挥了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此外高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合作可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最快捷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就业。因此,高职教育坚持走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是高职教育扎根行业企业、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

四、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考试观

考试观是人们对考试活动及其本质特征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考试观。那么与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观应该是什么?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具体地说,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有利于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毫无疑问,在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视野下的高职教育考试观,其核心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的考试观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目前,从高职院校生源情况来看,由于职高与普高培养目标的不同,这两部分学生接受的是绝然不同的教育,以至于形成了各自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而采取普通高校评价方式的结果是形成评价不公,对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伤害。所以高职的评价方式要与普通高校不同,要具有高职的个性。高职的考试不能仅仅作为期末学年的终结性学业成就的检测手段,重要的是作为及时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考试要能够检测、诊断不同个性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而不仅仅是学业成就水平。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从专业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基本标准,积极探索分级教学和分档考核,强调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与培养。总之,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是“以学生为本”考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2.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

利用考试把学生导向自主学习,这种考试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寻找学习资料、设计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归根到底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南斯拉夫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纳伊曼指出:“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里很快地很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导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考试方式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考试,是考试的本质。

3.导向学生的能力发展

从现代教育观看,传统考试只是一元评定,就我们高职院校而言,它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发展状态。高职教学与考试的重点应导向学生所学知识的“活化”,即能力导向。

传统教育追求科学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课程考试往往以知识的继承为重点,这样只能反映学生学习成绩情况,有其局限性,因为考试不能对所有的内容进行量化。其结果往往将学生导向应试学习和死记硬背。而高职教育把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教学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有切实贯彻实施对学生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展示出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

能力导向就是要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归纳和提炼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其考核标准,形成一个考试与考核的指导性文本即课程考试大纲,并把考试大纲交给学生自己,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将学习的目标直接导向其职业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应有效地利用考试的导向、评价、激励、调控和教养等功能,变“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行为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的学习行为,从而形成全面发展的考试观,并以此来指导和激励教育学的全过程,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http://www.lyast.org.cn/Ast/ymky/detail.asp?articleid=978studa 0714
2 肇忠. 终生学习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职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过程管理在“一主三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_教学质量-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基层电大开放教育模式下会计专业师资建设_教师-论文网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教育教学论文
最新教育教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