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以学院专业优势为基础,以一线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立体化、多元化、学习便捷化的社区教育课程,是满足居民多样的学习需求,提升学院服务社区的能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应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主动适应职业教育个性化培养、终身化学习的要求,高职院校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院专业优势为基础,以一线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社区教育与服务的积极性,实施社区课程开发计划,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立体化、多元化、学习便捷化的社区教育课程,是满足居民多样的学习需求,提升学院服务社区的能力的重要举措。
1 高职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能大大缓解社区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缺乏问题。社区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而高等职业院校是人力资源存储非常丰富和集中的部门,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而这对于社区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和非常需要的。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可以改变社区教育内容单一、载体一元化的问题。目前社区教育内容单一,居民所盼望的一些技能培训、公民教育、家庭生活指导等均较为缺乏。而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随时根据社区居民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能实现和拓展高等教育自身的功能。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服务社会的重大职能,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促进了社区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社区化。高等职业院校起到了教育再生产和“继续社会化”的作用,并承担起社会流动、社会公平、社会服务等功能。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能极大的激发老师参与社区教育与服务的积极性,老师们与社区人员反复沟通,建设一批立体化、多元化、学习便捷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在建设社区课程的同时提高了老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提升了信息化执教能力。
2 高职院校进行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深化社区教育参与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方面,高职院校依托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了学院教育资源对社区的开放,现资源共享。具体包括:逐步开放学院图书馆,积极探索与社区图书馆的合作模式,方便居民借阅,增加居民获取知识的渠道;逐步开放学院的体育设施,为居民提供健身条件,同时,探索学院体育工作团队在完成学院教学工作之余,将学院体育向社区体育延伸;逐步开放学院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新的信息化咨询服务,dijkstra算法优化帮助居民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引领社区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鼓励学院教师积极投入社区教育活动。一是,结合社区教育需要,开展内容丰富的各种讲座;二是,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应用课题研究,为社区建设提供对策研究;三是,针对社区的特殊群体,如大龄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创业训练,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引导他们走上创业之路;四是,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五是指导和参与社区学校开发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另外,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健全机制,加强监控、检查、评价,督促、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走进社区,自愿、自发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信息服务、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推动各种学生社团走进社区开展义务家教、一对一帮扶等志愿活动。
但在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验不足。社区教育面对的是社区内所有居民,是持续人一生的教育,且教育内容丰富多样,高等职业院校在这一新的教育形式面前,显得教育经验不足。二是,高职院校与社区的协调存在一定的难度。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而言,其与社区街道或区的各种联系相对较弱,因此在开发和利用其资源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协调难度。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