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工作所需的技术知识水平要求高。要想提高知识工作的产出水平,必须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教师工作者,其工作任务正符合以上特征,这些特征对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同样,黄远春结合高校心理教育岗位对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高校心理教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和服务性、创造性和灵活性、被动性和主动性、集体性和协作性、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基于不同的工作岗位特点会形成不同的岗位胜任特征群。例如,梁志聪、王冬等研究者构建了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模型,该模型中包括行为胜任素质、专业胜任素质、心理胜任素质和知识操守素质四个维度。他们认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行为胜任素质应包括创新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心理胜任素质包括成就导向、自信、领导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3、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战略维度
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市场化,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战略管理已逐步引入高校运营和发展之中。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强调功能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向服务于学校整体战略和目标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往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主要通过归纳法和限定选项法而构建,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有绩优教师能力素质的一种总结,没有充分考虑学校战略目标和价值主张。如果能从高校的战略目标出发,而引申出有助于实现高校战略发展需求的教师胜任特征,可能更符合现实需求。
目前高校的战略定位主要有三种: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应用型。根据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11期上的《再探大学分类》的学术论文,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大学而言的,它是按照我国目前大学培养的特点,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它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属于研究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属于应用型大学。显然,不同战略定位的高校对其教师岗位胜任特征的维度和权重将存在较大差别。
四、小结
基于以上分析,对高校教师胜任力内涵的理解应分别从教师个体特征、工作任务特征和学校战略定位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审视。个体维度主要涉及教师的人格、效能感、态度等方面;任务维度主要涉及高校教师工作任务在创造性、主动性、专业性、协作性等方面的特性;战略维度主要涉及不同高校的战略定位和策略,例如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应用型等。
这个整合模型的价值在于:对于高校教师评估方面,应认识到教师工作绩效不仅仅是教师个体工作表现的直接结果。对于高校发展而言,应认识到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应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不能盲目跟风,对所有教师都要求其具备“科研能力”“海归”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David C.McClelland.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28).
2 Bisschoff. Bennie Grobler.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 Competence[J].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1998,24(2)
3 刘钦瑶.葛列众.刘少英.教师胜任力研究述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07 (1).
4 张祥兰.许放.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J].高教探索,2009(6).
5 严玉萍.试论有效教师的个性品质[J].教育探索,2008(7).
6 杨敏生.教师个性特征与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7 刘丽红.教师责任感对学生的心理影响[J].,教育探索,2001(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