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学分制保障体系
建立完善周到的学分制运行保障体系,是学分制顺利运行的可靠保证中国论文网。学分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挑战。学分制的成功运行,还需要从多方面建立保障进行积极配合。
第一,教学设备的保障。实行学分制,将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必须有充足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例如,学校的教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实习场地应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和技术更新的需要。
第二,教师素质的保障。实施学分制,开设多种类、多层次的选修课,必然对传统的单一学科型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及其发展动态,而且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的以及一些其他新兴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以保证所开设的选修课系列化、规范化、模块化。因此,教师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对其教学的要求。若教师传授的课程没有新的知识、新的内容,或是学生不听也已知道的,对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没有帮助,学生便不会去选择。这些都将增加教师的危机感课程体制,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要把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作为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第三,选课指导的保障。实行学分制将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学分制知识的培训和选课的指导,必须让学生建立学分的概念,掌握计算学分的方法。学校应将各专业每学期的课程安排预先向学生公布,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设计总的选课计划,使学生的学习真正体现主动性。然而,由于技校学生年龄尚小,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定位可能存在偏差,加之一部分学生还可能存在功利思想,把获得学分作为学习的目的,选课往往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应有专人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针对学生不同的需求(就业、升学或其他发展方式)选择不同的学习课程。
总的来说,实行学分制应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等待和观望只会使我们落伍。只有抓住时机,积极探索,才能使我国的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有新的突破。当然,在具体实施时,既要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教育改革的实际,又要结合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先在一个系、部或一个年级进行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同时,要注意吸收和发扬原来教学管理制度的长处,深入细致,扎扎实实地进行,以促进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峙楠.职业中专教育新模式构想[J]. 职教论坛,2002,2.
[2]娄延常.高教改革与管理创新[M].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罗静.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