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学分制背景下西部地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地州院校以学分制改革为先机推进教学改革。地州院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对现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导师制是为保证学分制目标管理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导师制,学分制背景下西部地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
关键词: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培养“适用与创新为一体”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地州院校以学分制改革为先机推进教学改革,实现教育公平这一目的的有效过程。但地州院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导师制度的推行与落实、选课的自由度、教学质量的监控等方面的问题。由此也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学分制改革背景下这一系列的新问题,创新管理模式是确保学生教育管理与学分制改革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学分制及地州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意义

1. 学分制及其特点

学分制是根据培养方案,规定单门课程的学分和每个学生应该获得的总学分,以取得总学分作为毕业生学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搭建自由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潜在能力。[1]

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学习时限灵活、课程选修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推行目标管理、班级概念淡化等。其基本立足点是要改变学年制下硬性的教学计划、教学进程管理和的评估指标,力求使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柔性化。其主要目的不是让学生提前毕业,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让学生根据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来构建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

2.地州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意义

地州院校现行的学年制存在培养目标整齐划一、管理模式单一、公共课程资源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实行学分制能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自由选课,自主择业。学生通过自由选课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为发展新兴的学科和边缘学科创造条件。同时可以调动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对教师来说“挂牌上课”有助于调动教学积极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总之地州院校推行学分制有利于文理渗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避免学年制教学管理的呆板格局。地州院校学分制的推行,必然对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即在教育目标上创新管理模式,培养出个性发展、能力创新且符合21世纪需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才。

二、地州院校在推行学分制改革对现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给地州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机遇,实施学分制是一种必然选择,它既可以扩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反映学生学习的量与质。但学分制的推行和实施,必然对学年制条件下的地州院校学生管理提出挑战。免费论文,导师制。

1.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面临挑战

现行的学年制学生管理主要实行学校宏观指导,各学院根据具体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三生”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自然班级为基础的,注重过程管理。然而,学分制注重目标管理,淡化班级概念,原有的学生管理的操作载体与管理空间消失。因此学分制背景下,现行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分制改革的要求,刚性管理的不可操作性势必面临新的挑战。由此建立切实可行,灵活宽松可操作的管理模式、制度迫在眉睫。[2]

2.学生评价体系与奖惩措施面临挑战

学分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和年级的界限,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技能特长、素质能力,跨专业、跨年级选课,这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的应用型人才。如此一来,以统一步调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学习学科绩点为主要指标的现行学生评价体系以及以班级和年级为学生评价基本单位的现行学生评价体系都将失去评价的可操作性。同时,现行学生评价体系可操作性的丧失,必然导致学生奖惩措施失去激励作用。[3]

三、学分制背景下地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1.转变观念,全面推行目标管理模式

现行学生管理比较注重过程管理,学生管理制度涉及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方方面面,课堂管理、活动组织都都有详尽的记录和策划。学分制实行目标管理,较学年制则相对宽泛,主要以考试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取得学分,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4]这样就要求学生教育管理推行与学分制目标管理相一致的制度和措施,以确保学生教育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实行的目标管理,一方面要明确培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一方面又要营造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目标管理的质量评估提出严格要求。

2.班导合一,构建全员育人管理模式

高校运行管理是一个有机体,只有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生教育、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相互配套形成合力,才能使高校各项工作高效、合理、有序地开展。学分制背景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不仅需要学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全体教职工围绕“育人”这一中心任务,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

根据地州院校的实际情况,在推行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中,保留班级建制的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制管理模式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导师制是为保证学分制目标管理质量监控的重要一环,各二级学院设立“导师组”或“选课指导组”,加强对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重量不重质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对学生学习之余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与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正常运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逐步构建起符合“精干、优质、高效”的原则,适合学分制教学管理特点的学生教育工作新体制[5]

(三)确立“双主”地位,构建网状教育管理模式

确立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主”地位,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把学生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避免盲目选课和混学分等不良行为的产生,以便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高效的网状教育管理模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通过对学生思想上教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引导达到对人才的个性培养。网状教育管理模式突出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以大学生为中心建立生活服务、心理咨询、选课学习指导、资助服务、社团及创新服务、就业指导六个服务中心,各服务中心通过借助立体的、畅通的校园信息网络,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校园网,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由单向性(学生只是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转为双向互动性,学生只是个别人(辅导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对象,变为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自主和根据个体需要接受六大服务中心不同人员的辅导和指导,真正实现管理学生到服务学生的转变,由集体管理向个性服务管理转变。[6]这种模式还突出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管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总之,地州院校通过学分制来加快教育改革,同时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免费论文,导师制。免费论文,导师制。积极探索适应学分制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免费论文,导师制。免费论文,导师制。学分制的实施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更注入了新的活力。免费论文,导师制。尽快改变传统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新的模式需要理论上的探讨,也需要实践不断检验。


参考文献
[1]许鹏奎.论大学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3(6):1-2.
[2]王玉忠.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途径探索[J].大众科技,2005(4):95-97.
[3]郭涛,丁丹青.全面学分制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1):1-2.
[4]徐薇,对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3,(12);132-133.
[5]姜继红,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卢彦峰.学分制背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2):31-3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信息时代下的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文:学分制背景下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几点思考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