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基础的埋置深度
对于土质地基,基础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无冲刷时,应在天然地面以下至少1.5m。
②有冲刷时应衣冲刷线以下至少1.5m。
③受冻胀影确时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当冻深热讨1.0m时,采用1.25m,但基底应夯填一定厚度的砂砾或碎石垫层,垫层底面亦应位于冻结线以下不少于0.25m。
碎石、砾石和砂类地基,不考虑冻胀影响,但基础埋深不宜小于1.5m。
(3). 排水措施
对于浆砌石挡土墙,应在墙前地面以上设置一排泄水孔。墙较高时,可在堵上部加设泄水孔。泄水孔采用l0×l0cm的方孔或圆孔,孔眼间距2~3米,上下排泄水孔错开设置。泄水孔进水口应设置反滤材料。
(4).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设置
为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墙身开裂,需按墙高和地基性质的变异,设置沉降缝,同时,为了减少圬工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化作用而产生裂缝,需设置伸缩缝。挡土墙的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在一起,每隔10~15m设置一道,键起两者的作用,缝宽2~3m,缝内一般可用胶泥填塞,但在渗水量大,填料容易流失或冻害严重地区,则宜用沥青麻絮、沥青竹绒或涂以沥清的木板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沿墙的内、外、顶三侧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当墙后为岩石路堑或填石路堤时,可设置空缝。
(5). 墙顶与路面的衔接
当墙顶宽大于土路肩宽度时,挡土墙侵人土路肩部分应预留出相当于路面结构厚度部分以铺筑路面。
(6). 车辆安全行驶保障措施
对于路肩墙,其墙顶面以下50cm采用C20砼浇筑,并预埋钢筋,在其上设置防护栏或防护撞墙。
6. 材料要求
(1)石料须经过挑选,质地均匀,无裂缝,不易风化。
(2)石料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
(3)尽量采用较大的石料砌筑,块石应大致方正,其厚度不小于l5cm,宽度和长度相应为厚度的1.5~2.0和l.5~3.0倍。
(4)采用7.5号砂浆砌筑,10号砂浆勾缝。
7 设计体会
(1). 设计参数的选取
因用于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库伦理论较适用于砂性土,而对于粘性士的压力计算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对于粘性土做填料的挡土墙计算,设计参数如填料的内摩擦角等的取值应相对保守。由于库伦理论是一种简化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所以对于以砂性土做填料的挡土墙,设计参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取相对保守值。
(2).安全系教的选取
对墙高≥6m的挡土墙,实际设计时建议将安全系数的提高20%,以保证其安全性。
(3). 墙面坡的选取
出于美观和施工方便的考虑,一段挡土墙通常都采用一个墙面坡。对干山区公路挡土墙,采用较陡的墙面坡,可有效减小墙高,节省材料。一般情况下,重力式挡土墙(俯倾式)、衡重式挡土墙墙面坡取1:0.05,仰斜式挡士墙的墙面坡取1:0.25,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4). 背坡的选取
仰斜式挡土墙的墙背坡一般不超材1:0.3,具体结合开挖的临时边坡选取。
俯斜式挡土墙的墙背坡一般取1:0.2,随着墙高增加,墙顶宽度相应增大。
对于衡重式路肩挡土墙,当墙高≤8m而≤10m时,上墙背坡取1:0.3;下墙背坡取1:0.25。若为路堤墙,则上墙背坡应相应加大。
(5). 设计控制重点
对于俯斜式挡土墙,由于所受土压力较大,所以设计时应注意其稳定和抗倾覆的验算。对于衡重式挡土墙,一般较容易满足稳定要求,墙身断面的强度成为挡土墙设计中主要的控制指标,所以一定要采用高强度的材料砌筑。
8. 结束语
公路挡土墙是路基防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区公路中,挡土墙的应用更为广泛,挡土墙设计时,应进行详细地调查、勘测,确定构造物的形式与尺寸,运用合适的理论计算土压力,并进行稳定性和截面强度方面的验算,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以保证挡土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