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横向初张拉前预应力筋两端放置锚下钢垫板,钢垫板用粘合剂粘牢于梁上,并安装专用锚具,预应力筋露出锚具被动端长度不小于30mm,主动端根据所用张拉设备型号确定预留长度。

(4)初张拉时每根预应力筋张拉力为40kN。张拉时油泵进油要缓慢、平稳,到预定张拉值后,回油卸荷。预应力筋张拉应分级进行,每次对称张拉两根。
(5)预应力筋初张拉完成后应及时灌筑混凝土。
7、灌注混凝土
(1)水泥、砂、碎石均应按规定取样检验,当使用外加剂时应同时检验,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8cm10cm。
(2)混凝土拌制程序为:砂+水泥+石子+减水剂,干拌均匀,加水搅拌直至拌和物的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后出料。
(3)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拌制.特殊情况可用人工拌制少量混凝土。
(4)混凝土宜分3次灌筑,第一次灌筑总量的1/2,用振捣器振捣密实,第二次灌筑直至与进料口平齐,再振捣密实,最后填实整个隔板和梁缝,振捣密实后抹平,确保梁缝不积水。
(5)混凝土灌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允许间歇时间应按{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执行。
(6)在灌筑竖向横隔板、水平联结板混凝土的同时,应按规定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当设计有要求时,还应制作弹性模量试件。
8、混凝土养护
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应刷涂养护剂养护。
9、预应力筋终张拉
(1)横向联结板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80%后,方可进行终张拉.
(2)用AMl51锚具时,每根预应力筋张拉分二次完成;第一次张拉至设计值,卸荷后装上支腿,再次张拉至设计值,锁紧锚头外螺母后回油卸荷。用BSMl51d锚具时可一次完成终张拉。其他锚具按配套张拉设备的不同要求进行张拉作业.
(3)控制张拉应以控制应力为主,测量伸长值进行校核,当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大于土6%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后再继续张拉.
(4)张拉至控制应力,测量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持荷5min,千斤顶回油,锁定锚具。
10、压浆及封锚
(1)预应力筋终张拉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浆处理。压浆材料应采用高性能、无收缩、防腐蚀灌浆剂。当使用无粘结钢绞线时,不压浆。
(2)封锚前锚具外露端涂黄油,安装防水塑料盖。
(3)预应力筋的锚具防护采用钢筋混凝土封端,其强度与隔板强度相同。
(4)封端混凝土模板转角处宜设封端混凝土模板转角处宜设置45倒角。
11、涂防水涂料
新增混凝土与梁体结合处,应刷涂防水涂料。
三、质量要求
1、材料检验
(1)钢筋、预应力筋、水泥及砂石材料进场后均应送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2)水泥宜选用符合GBl75标准中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3)水泥必须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堆垛高度不宜大于2.Om,堆垛应架离地面0.2m以上并采取防雨雪措施.。
(4)砂应选用符合JGJ5Z规定的中粗砂。
(5)石子应选用符合了G了53规定的碎石,粒径以5mm~20mm为宜。
(6)拌制用水以饮用水为宜,如果用其他水源时应事先化验,符合要求后方准使用。
(7)混凝土材料必须采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准确计量。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称重允许偏差为,水泥土2%,砂、石子士3%,水及外加剂土1%。
(8)锚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外形外观、硬度、锚固性能及工艺性能的抽样检验,经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2、钻孔
(1)钻孔深度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钻孔应与粱体表面垂直,不得倾斜。
(3)废弃孔眼应用锚固剂填实抹平.
3、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新增混凝土外观检查
(1)表面光滑、平整,无蜂窝、麻面。
(2)与梁体联结处平顺、严密,边角处少量不平整处应修补整齐。
(3)防水涂料应严密覆盖于梁体联结处,边缘整齐、美观。
5、其他
认真填相关检查证、检查表。
四、安全事项
1、人身安全
(1)在区间或站内正线作业来车时,作业人员应在距离列车本线不少于800m、邻线不少于500m下道避车,桥上施工人员应到避车台避车.
线路允许速度大于120km/h的地段,特快旅客列车到达施工地点前10min,必须停止影响列车运行的施工,且人员、设备等应撤至距钢轨头部外侧2m以外,施工机械、物料堆码必须放置牢固。
(2)上桥作业时,必须设防护人员,当视线不良时应增加联络员。在繁忙干线作业时,应设置驻站人员。
(3)在地面2m以上的高处及陡坡上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或安全绳,不准穿带钉或易溜滑的鞋。安全带、安全绳每次使用前,使用人必须详细检查,每半年应做一次鉴定,其方法为:
静荷载试验:用静荷载3000N的力拉5min;
冲击试验:用800N重物体由3m高处自由坠落悬空。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