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高铁闪锌矿精矿高氧氨浸工艺理论研究_冶炼-论文网

时间:2014-06-06  作者:王书民,樊雪梅,陈凤英,张国春,刘萍,郑行望
设计其被转化为氢氧化铁和单质硫:

4FeS+3O+6HO=4Fe(OH)+4S(2-3)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根据Hess定律,设计了下面循环,将反应(2-3)分为4步完成:

反应(1):硫化亚铁在水溶液中溶解与电离。

FeS=Fe+S(2-4)

K=K(FeS)=6×10

在标准状态下,298.15K时,反应(1)为非自发过程。这对总反应极为不利。

反应(2):反应(1)电离出的硫离子被氧气氧化为硫单质:

2S+O+2HO=4OH+4S(2-5)

K=1.53×10

在标准状态下,298.15K时,反应(2)为自发反应,这是总反应的有利因素。

反应(3):反应(1)电离出的亚铁离子与反应(2)生成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

Fe+2OH=Fe(OH)(2-6)

K=1/K(Fe(OH))=2.05×10

在标准状态下,298.15K时,反应(3)也为自发反应,这也是总反应的有利因素。

反应(4):反应(3)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更难溶解的氢氧化铁

4Fe(OH)+O+2HO=4Fe(OH)(2-7)

K=8.39×10

在标准状态下,298.15K时,反应(4)也为自发反应,这也是总反应的有利因素。

反应(5):反应(1)×4+反应(2)×2+反应(3)×4+反应(4)即得反应(5)

4FeS+3O+6HO=4Fe(OH)+4S(2-8)

K=K×K×K×K=1.26×10

可以看出,从热力学角度看,在标准状态下,298.15K时,反应(5)的平衡常数是一个天文数值,会进行得非常彻底。即从理论上讲,铁会完全转化为难溶物留在残渣中,不会进入到浸取液之中。

反应(1)属于总反应的不利因素,但反应(2)、(3)、(4)属于总反应的有利因素,而反应(1)与反应(2)、(3)、(4)耦合后,总反应仍有非常大的正推动力。

由于反应(5)反应趋势非常大,即使加入的碳酸铵需要消耗一部分氢氧根,该反应也会进行得非常彻底,实际上,盐效应和氢氧根的消耗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NH)CO+2OH=2NH+2HO+CO(2-9)

结论:在高氧、高氨、碳酸铵、催化剂存在下,铁能除尽。

2.2.2铜的行为

硫化铜的溶解:硫化铜在高氧、高氨、碳酸铵、催化剂存在下,形成铜氨配离子进入溶液与矿渣分离,而同时得到的硫单质仍留在废渣中。反应如(2-8)示:

2CuS+8NH+O+2HO=2S+4OH+2[Cu(NH)](2-10)

可以仿照2.2.1将该反应设计为3步完成:

K=K(CuS)=6×10

K=1.53×10

K=K([Cu(NH)])=2.1×10

K=K×K×K=2.43×10

反应(4)平衡常数也不错,为自发反应。即非自发的反应(1)与自发的反应(2)和(3)发生耦合,使硫化铜得以溶解。

另外,反应(4)生成的氢氧根会部分被碳酸铵消耗:

(NH)CO+2OH=2NH+2HO+CO(2-11)

该反应消耗了氢氧根对反应(2-10)是有利因素,同时该反应生成的氨分子对反应(2-10)也是有利因素,实际上,反应(2-10)与(2-11)的耦合,使得硫化铜的溶解趋势比反应(2-10)显示的要大很多。

假设硫化亚铜按(2-12)方式溶解。

2CuS+16NH+2O+4HO=2S+8OH+4[Cu(NH)](2-12)

同理可以计算出K=3.38×10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铜是以难溶的硫化铜存在还是以难溶的硫化亚铜形式存在,在高氧、高氨、碳酸铵、催化剂存在下,它们都能以铜氨配离子的形式进入浸取液之中,达到与矿渣分离的目的。

2.2.3硫化镉、硫化锌、硫化镍、硫化钴的溶解

按照与前面相同的方法可以计算出硫化锌、硫化镉、硫化镍的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解决反应的自发性问题。

2ZnS+8NH+O+2HO=2S+4OH+2[Zn(NH)](2-13)

K=(K)(K)(K)

=(2×10)(1.53×10)(2.9×10)

=5.15×10

2CdS+12NH+O+2HO=2S+4OH+2[Cd(NH)](2-14)

K=(K)(K)(K)

=(8×10)(1.53×10)(1.3×10)

=1.65×10

2NiS+12NH+O+2HO=2S+4OH+2[Ni(NH)](2-15)

K=(K)(K)(K)

=(1.07×10)(1.53×10)(9.1×10)

=1.45×10

钴以二价硫化物形式存在于硫化锌闪锌矿精矿之中。首先钴转化为二价钴氨配离子。

2CoS+12NH+O+2HO=2S+4OH+2[Co(NH)](2-16)

K=(K)(K)(K)

=(2×10)(1.53×10)(1.3×10)

=1.03×10

二价钴氨配离子不稳定,被氧化为三价钴

4[Co(NH)]+O+2HO=4[Co(NH)]+4OH(2-17)

K=2.39×10

合并反应(2-13)、(2-14)得到其总反应(2-12)

4CoS+24NH+3O+6HO=4S+12OH+4[Co(NH)](2-18)

K=KK=2.54×10

2.2.5热力学结论

通过耦合反应,高铁闪锌矿精矿中的铁、钴、镍、铜、锌、镉可以达到预期的分离目的,即在高氧、高氨、碳酸铵、催化剂存在下,铁可以全部留在废渣中,而钴、镍、铜、锌、镉可以完全进入浸取液中。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的研究_吸附-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高铁酸盐对水中微量二甲基三硫醚氧化控制过程的研究_动力学-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化学论文
最新化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