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的研究_吸附-论文网

时间:2014-05-07  作者:官九红

论文摘要:采用高温炭化法制备竹炭。研究了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对竹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N 吸附等温线对其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保温时间的增大,竹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升温速率的提高,促进了炭素前驱体石墨化程度的提高,不利于竹炭孔隙结构的发达;高温炭化法可以制得微孔、中孔、大孔较发达的竹炭。在较佳的实验条件下,高温炭化法可制得竹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分布为280mg/g和947.3mg/g。
论文关键词:高温炭化,竹炭,吸附

竹材作为一种多孔介质材料,热解后形成的竹炭具有特殊的孔隙结构,且有一定的比表面积,广泛用于调湿、有害气体的去除以及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近年,随着竹材加工工业的发展,在其加工过程中,将出现很多竹刨花、竹屑等加工剩余物,企业一般将其作为燃料,如果将竹材及其副产品用于制备竹炭、竹活性炭等环节友好型吸附材料,可为竹炭、竹活性炭的制备提供良好的原料来源。

因竹炭来源广、成本低廉、吸附性能良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竹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戴嘉璐等采用竹材为原料,经高温炭化制得竹炭研究结果表明,竹炭结构是含石墨微晶的无定型碳结构,基本保持竹材的微观形态,导管内壁存在类似层状石墨结构。朱江涛等研究了30℃下竹炭对苯酚溶液的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竹炭对苯酚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很好的描述。蒋新元等利用不同部位的竹材如竹蔸、竹节和竹枝制备竹炭,并对其进行表征。S.Y.Wang等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竹炭对水溶液中Pb,Cu和Cr的吸附,结果表明900℃制得的竹炭的吸附性能和比表面积比800℃的高。H.Lalhruaitluanga等研究了竹炭、竹活性炭对Pb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竹炭、竹活性炭对Pb的吸附,主要由其表面的–OH,Csingle bondH和Cdouble bond; length as m-dashO官能团起作用。KeiMizuta等比较了市售活性炭与竹炭对水溶液中硝酸盐的吸附,结果表明,竹炭的吸附性能对水溶液中的硝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市售活性炭。

本研究采用高温炭化的方法制备竹炭,讨论了炭化温度、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对竹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表征,以期为竹炭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原料

以南平邵武市产的毛竹为原料(3年生),粉碎、过筛,取粒径0.2~1mm,自然风干后备用。

1.2试验步骤

用日本制KDFS.70型,程序升温炉对竹屑进行炭化,以3~15℃/min的升温速度到4个不同的温度(500~1000℃)并保温2~10h。

1.3检测方法

依据GB/T12496.8-1999,12496.10—1999,测定竹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采用美国Micrometric公司ASAP2010型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对竹炭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

表1炭化工艺对竹炭性能的影响

Table1Theeffectofcarbonizationconditions

工艺

率(%

亚甲基蓝 (mg/g)

碘值(mg/g)

500-5-4

32.78

32.5

546.0

600-5-4

26.86

35.5

593.3

700-5-4

21.39

38.5

681.2

800-5-4

17.05

121

823.2

900-5-4

14.71

235

873.9

1000-5-4

8.31

182.5

842.1

900-5-2

17.92

175

725.1

900-5-4

14.71

235

873.9

900-5-6

10.15

280

947.3

900-5-8

7.84

283

972.5

900-5-10

2.06

302.5

1032.8

900-3-4

14.01

212.5

809.4

900-5-4

14.71

235

873.9

900-10-4

15.65

227.5

833

900-15-4

14.32

230.5

819.3

注:500-5-4表示500℃-5℃/min-4h

2结果与讨论

2.1温度的影响

为了解炭化的温度对竹炭性能的影响,研究以5℃/min的升温速率到500~1000℃,保温4h制备竹炭,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竹炭的得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500℃的32.78%降低到1000℃的8.31%,这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竹屑热分解反应进行得激烈,烧失增大,得率降低。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00~700℃时变化不大,700~900℃时,有了较大的增加,分别从700℃的38.5mg/g和681.2mg/g上升到900℃的235mg/g和873.9mg/g,而当温度继续上升到1000℃时,又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温度高时,反应进行的比较激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发达的微孔,但温度过高时,反应进行的太快,反而会使微孔进一步烧失成中孔或大孔。

2.2保温时间的影响

为了解保温时间对竹炭性能的影响,研究以5℃/min的升温速率到900℃,保温2~10h制备竹炭,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竹炭的得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h的17.92%下降到1000℃的2.06%,这是由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热分解反应进行得越充分,烧失增大,得率降低。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2~4h有较大的增加,分别从2h的175mg/g和725.1mg/g增加到4h的235mg/g和873.9mg/g,4~6h阶段,也有较大的增长趋势,6h时分别达到280mg/g和947.3mg/g,6~10h阶段,变化较小,基本达到平衡。这是由于保温时间太短,活化反应进行得不够充分,氧气只在物料的表层发生反应,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里层进行反应,所以吸附性能比较差。保温时间太长,活化反应进行得比较充分,在孔隙结构生成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孔隙结构被烧失,故吸附性能变化不大。

2.3升温速率的影响

为了解升温速率对竹炭性能的影响,研究以3~15℃/min的升温速率到900℃,保温4h制备竹炭,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得率、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得率在10℃/min达到最大,为15.65%,而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在升温速率为5℃/min达到最大,分别为235mg/g和873.9mg/g。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超声协同降解水中乙酰甲胺磷的初步研究_超声波-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高铁闪锌矿精矿高氧氨浸工艺理论研究_冶炼-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化学论文
最新化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