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前的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规则关系的发展历程,从国际贸易规则中不涉及环境规则到将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纳入国际贸易规则的序言;从国际贸易规则中涉及环境规则的条款不断的增多;从对环境规则只做笼统、抽象的界定到逐步细化、加强对成员国的要求,都在向我们传递一种信息,那就是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规则不断融合,或者可以说是各国都为两者的协调在不断努力。而且从上一部分关于国际贸易规则中的环境措施分析中,可以非常明显看到环境规则对国际贸易的切入而不仅仅是一种点与面的切入,而是一种全方位的射入,囊括国际贸易组织设立的宗旨、技术性贸易、动植物的卫生检疫、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等方方面面。这些集中的共同认识反映了人类对环境与自身发展的认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持续发展观点逐步深入人心,环境问题的处理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命题。
当然,两者当前存在的冲突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中对环境规则的模糊界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污染产业和高危险废物;同时又提高国内环境保护标准从而名正言顺的构建一项视乎很合理的“绿色壁垒”,把发展中进口的产品拒之国门之外。尽管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规则存在以上诸多的不协调与问题,但任何一种制度构建都必须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我们要正视两者间的关系,正视它们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政策既不能为了环境而牺牲贸易,更不能为了贸易而牺牲环境。我们应该努力促进两者的协调,让其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理想服务。
结语
本文认为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权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协调,而这种协调将是它们关系今后发展的方向,并承认在现今阶段要实现更有效、合理地协调两者间的冲突存在一定困难。那种把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规则树立对立关系,认为两者是一种绝对的非此既彼的关系是不理性的。国际贸易是历史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其宗旨在于在于实现贸易的自由化,但贸易的自由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通过自愿地、互惠的手段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从而造福整个人类社会,其最终必须服务于人权,这就与环境权的保护是不谋而合。所以说,无论哪一种规则的适用都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人权;而且,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不可能因为保护环境的需要而停止经济贸易活动,罔顾环境只要发展的观点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在大力发展经济贸易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才是各国可取之道。
参考文献
[1] 王军:《贸易和环境研究的现状与进展》,载《世界经济》2004年第7期。
[2] 赖元晋、王锦瑭著:《试论人权的历史演变》,载《世界历史》1990年第3期。
[3]张爱宁著《国际人权法专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邵津主编:《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5] 叶华光:《国际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路径与政策启示》,美术论文载《发展战略》2008年第3期。
[6] 张旭主编:《国际刑法与人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7]余劲松著:,《跨国公司法律问题专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肖剑鸣:《比较环境法》,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9]胡晓红主编《WTO规则与国际经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边永民著:《国际贸易规则与环境措施的法律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版。
[11] 金莉《从美-墨金枪鱼案看WTO体制下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协调发展》,载《行政与法》2003年第10期。
[12]傅聪:《挑战、机遇、互动中的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载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13]王海峰:《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环境保护机制探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14]孙璐:《国际贸易体制内的人权》,载《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15]王立和、王国聘:《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综述》,载《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1期。
[16]唐锋、顾凌云:《国际贸易与环境关系问题研究综述》,载《北方经济》2008年第5期。
[17]万霞著:《国际环境保护的法律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钟娟:《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南北关系研究综述》,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
[19] See Nature Beyond the Nation State Symposium: Sovereignty and Ec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edited by Paul Stanton Kibel, page3.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