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9年第三季度随着世界经济回暖,呈现复苏迹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3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6亿美元,同2008年相比下降16%,进口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且在进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德国,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国。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贸易对象已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需萎缩的大背景下,由于各级政府和进出口企业认真应对,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经历了七年的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与此同时,结构不优化、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依旧突出,同时出现了贸易顺差急剧扩大、摩擦迅速增加、与宏观经济不协调、资源能源和环境承载吃紧等一系列新矛盾。进入2010年,随着各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国家支持外贸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外贸恢复增长的前景可以期待。但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仍然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第一,经济环境不稳定。09年中国经济从全球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并实现了8.7%增长,今年温总理在两会期间也预测今年中国经济能实现8%的增长,国内形势还是相当乐观。据IMF预测,2010年主要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将出现显著回升,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1%。但是在后危机时代的今天,国际货币体制和信用体系缺乏约束、全球生产-消费结构以及贸易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将受到一定抑制,新的全局意义的技术和产业进步还在酝酿,新的增长点还没有出现。因此,全球经济复苏可能会比较乏力,不排除再次减速的可能性。
表42001-2010年1-3月中国出口分国别(地区)金额单位:亿美元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1-3
|
总值
|
2660.98
|
3255.96
|
4383.71
|
5933.69
|
7619.99
|
9690.73
|
12180.15
|
14285.46
|
12016.63
|
3161.69
|
亚洲
|
1409.18
|
1703.59
|
2226.06
|
2955.00
|
3664.31
|
4558.36
|
5680.11
|
6632.95
|
5685.97
|
1475.08
|
日本
|
449.41
|
484.34
|
594.23
|
735.14
|
839.92
|
916.39
|
1022.71
|
1161.34
|
979.11
|
257.02
|
韩国
|
125.19
|
155.35
|
200.96
|
278.18
|
351.09
|
445.26
|
561.41
|
739.51
|
536.80
|
145.80
|
中国香港
|
465.41
|
584.63
|
762.89
|
1008.78
|
1244.81
|
1553.85
|
1844.32
|
1907.43
|
1662.33
|
409.96
|
中国台湾
|
50.00
|
65.86
|
90.05
|
135.45
|
165.50
|
207.35
|
234.58
|
258.78
|
205.05
|
60.12
|
东盟*
|
183.76
|
235.68
|
309.25
|
429.02
|
553.71
|
713.14
|
941.79
|
1141.43
|
1062.97
|
292.28
|
新加坡
|
57.91
|
69.84
|
88.69
|
126.87
|
166.33
|
231.85
|
296.38
|
323.00
|
300.66
|
78.55
|
非洲
|
60.06
|
69.61
|
101.84
|
138.16
|
186.83
|
266.90
|
372.90
|
508.40
|
477.36
|
126.36
|
欧洲
|
492.28
|
592.22
|
882.73
|
1224.02
|
1656.37
|
2153.72
|
2878.82
|
3428.91
|
2647.34
|
736.80
|
欧盟**
|
408.96
|
482.12
|
721.55
|
1071.62
|
1437.12
|
1860.01
|
2451.92
|
2928.78
|
2362.84
|
653.73
|
英国
|
67.81
|
80.59
|
108.24
|
149.68
|
189.77
|
241.63
|
316.58
|
360.69
|
312.77
|
78.28
|
德国
|
97.51
|
113.72
|
175.36
|
237.56
|
325.28
|
403.16
|
487.18
|
591.74
|
499.20
|
141.93
|
法国
|
36.86
|
40.72
|
72.94
|
99.22
|
116.40
|
139.10
|
203.26
|
233.04
|
214.60
|
62.78
|
意大利
|
39.92
|
48.27
|
66.53
|
92.25
|
116.91
|
159.73
|
211.72
|
266.09
|
202.44
|
61.09
|
荷兰
|
72.78
|
91.08
|
135.05
|
185.19
|
258.77
|
308.61
|
414.13
|
459.10
|
366.82
|
104.93
|
俄罗斯
|
27.11
|
35.21
|
60.35
|
91.03
|
132.12
|
158.32
|
284.89
|
330.05
|
175.14
|
52.03
|
拉丁美洲
|
82.36
|
94.88
|
118.79
|
182.42
|
236.83
|
360.29
|
515.43
|
714.77
|
570.96
|
166.35
|
北美洲
|
576.37
|
742.69
|
981.39
|
1332.37
|
1746.77
|
2191.37
|
2521.84
|
2741.79
|
2385.68
|
590.50
|
加拿大
|
33.46
|
43.03
|
56.33
|
81.62
|
116.54
|
155.17
|
193.97
|
217.89
|
176.75
|
45.61
|
美国
|
542.80
|
699.46
|
924.74
|
1249.48
|
1629.00
|
2034.72
|
2327.04
|
2522.97
|
2208.16
|
544.50
|
大洋洲
|
40.73
|
52.89
|
72.89
|
101.71
|
128.87
|
160.10
|
211.05
|
258.63
|
249.32
|
66.60
|
澳大利亚
|
35.69
|
45.85
|
62.63
|
88.38
|
110.62
|
136.25
|
179.94
|
222.38
|
206.46
|
55.85
|
注:东盟: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1996年后增加越南,1998年后增加老挝和缅甸,2000年后增加柬埔寨。
欧盟:1994年前称欧共体,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1995年后增加奥地利、芬兰、瑞典。自2004年5月起,统计范围增加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自2007年1月起,增加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信息来源:商务部综合司)
表52001-2010年1-3月中国进口分国别(地区)金额单位:亿美元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1-3
|
总值
|
2435.53
|
2951.70
|
4128.36
|
5614.23
|
6601.18
|
7916.14
|
9558.19
|
11330.86
|
10055.55
|
3016.80
|
亚洲
|
1471.37
|
1902.83
|
2729.34
|
3695.27
|
4415.40
|
5255.04
|
6199.03
|
7026.57
|
6034.52
|
1806.43
|
日本
|
427.87
|
534.66
|
741.51
|
943.72
|
1004.52
|
1157.17
|
1339.51
|
1506.51
|
1309.38
|
379.11
|
韩国
|
233.77
|
285.68
|
431.35
|
622.50
|
768.22
|
897.79
|
1037.57
|
1121.62
|
1025.52
|
307.30
|
中国香港
|
94.22
|
107.26
|
111.19
|
118.00
|
122.27
|
107.87
|
128.16
|
129.23
|
87.12
|
26.84
|
中国台湾
|
273.39
|
380.61
|
493.62
|
647.79
|
746.84
|
871.09
|
1010.22
|
1033.40
|
857.23
|
254.29
|
东盟*
|
232.15
|
311.97
|
473.27
|
629.78
|
749.99
|
895.26
|
1083.69
|
1169.74
|
1067.14
|
336.81
|
新加坡
|
51.28
|
70.47
|
104.84
|
139.97
|
165.16
|
176.69
|
175.19
|
201.35
|
177.97
|
53.57
|
非洲
|
47.93
|
54.27
|
83.61
|
156.46
|
210.63
|
287.74
|
362.83
|
560.02
|
433.30
|
151.80
|
欧洲
|
483.90
|
534.12
|
697.44
|
890.41
|
964.47
|
1148.58
|
1396.84
|
1680.96
|
1621.67
|
498.25
|
欧盟**
|
357.12
|
385.43
|
530.62
|
701.24
|
735.95
|
903.19
|
1109.60
|
1327.00
|
1277.58
|
360.94
|
英国
|
35.27
|
33.36
|
35.70
|
47.61
|
55.26
|
65.06
|
77.77
|
95.55
|
78.77
|
23.49
|
德国
|
137.72
|
164.16
|
243.41
|
303.68
|
307.24
|
378.79
|
453.93
|
558.35
|
557.64
|
159.87
|
法国
|
41.05
|
42.53
|
60.98
|
76.63
|
90.09
|
112.79
|
133.42
|
156.40
|
130.20
|
35.45
|
意大利
|
37.89
|
43.19
|
50.80
|
64.51
|
69.26
|
86.03
|
102.10
|
116.47
|
110.20
|
29.68
|
荷兰
|
14.57
|
15.72
|
19.34
|
29.69
|
29.26
|
36.51
|
49.28
|
53.01
|
51.22
|
13.66
|
俄罗斯
|
79.59
|
84.07
|
97.26
|
121.29
|
158.91
|
175.54
|
196.77
|
238.25
|
212.83
|
67.87
|
拉丁美洲
|
67.02
|
83.36
|
149.27
|
217.85
|
267.75
|
341.89
|
510.68
|
719.09
|
644.44
|
165.98
|
北美洲
|
302.39
|
308.77
|
382.58
|
520.53
|
562.67
|
669.24
|
803.97
|
942.09
|
895.14
|
264.64
|
加拿大
|
40.28
|
36.27
|
43.75
|
73.54
|
75.11
|
76.67
|
109.80
|
127.32
|
120.26
|
27.88
|
美国
|
262.00
|
272.38
|
338.61
|
446.79
|
487.26
|
592.09
|
693.79
|
814.40
|
774.43
|
236.59
|
大洋洲
|
62.92
|
68.34
|
86.00
|
133.34
|
180.07
|
213.21
|
284.25
|
401.61
|
426.12
|
129.55
|
澳大利亚
|
54.26
|
58.51
|
73.01
|
115.53
|
161.86
|
193.20
|
258.52
|
374.19
|
394.39
|
118.52
|
注:东盟: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1996年后增加越南,1998年后增加老挝和缅甸,2000年后增加柬埔寨。
欧盟:1994年前称欧共体,包括比利时、丹麦、英国、德国、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1995年后增加奥地利、芬兰、瑞典。自2004年5月起,统计范围增加塞浦路斯、匈牙利、马耳他、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自2007年1月起,增加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信息来源:商务部综合司)
第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威胁上升。2009年外贸顺差规模比上年大幅缩小,但随着2010年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恢复,主要经济体自顾性增强,由于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一,各国政府继续出台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和保护措施,国际间的政策合作意愿减弱,协调难度加大,贸易摩擦和纠纷也势必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将日益加剧。
第三,贸易结构不合理将阻碍对外贸易发展。2009年产品低价销售的问题还很严重,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其中有钢铁制品、金属制品等)和机电设备的出口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加工贸易的增值模式值得探讨。另外在进口方面,09年11月份以来由于进口数量快速增加,进口产品价格回升过快,有可能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传导到我国,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不利于国内贸易环境的稳定。
第四,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2007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截至08年3月底,5个月累计升值了5.4%,这比2007年前10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9个百分点。2008年,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高潮,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
第五,2010年全球资源和能源需求将稳步回升,原油市场由于供给偏紧,需求逐步回暖,价格将呈上扬走势。铁矿石和钢材需求将随着经济复苏力度加强而出现恢复性增长,价格有相当的上涨空间。纺织纤维及成品、石油化工产品和机械电子产品等工业品的价格也将逐步走高。在全球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旦世界经济复苏遇到挫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剧烈波动,加大中国企业进出口的经营风险。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