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我国商业银行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为6.14%。操作风险。确立房地产业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是每一个国家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必须高度重视的难题。根据2003年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征询意见稿,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并纳入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既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日益注重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现,同时也是从全面风险管理和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因此管理学论文,以新协议的公布和实施为标志,商业银行必将面临一个如何根据新的监管要求有效引入操作风险管理的现实问题。
二、国内外对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越来越重视操作风险管理。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要求金融机构为操作风险配置相应的资本金水平,并于2004年6月发布了新的资本协议,对银行操作风险提出了新的资本要求。据巴塞尔委员会估计,在银行业的所有风险中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已经仅次于信用风险杂志网。
1. 国际对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金融环境面临又一重大考验。巴林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长期资本基金、雷曼兄弟、AIG等个体事件,到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部分国家出现的金融动荡、华尔街金融风暴等系统性事件,处处透漏出操作风险的阴影,人们对于商业银行的关注焦点逐渐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转移到操作风险上面,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国家内部管理层都开始认识到操作风险监管对于银行安全发展的重要性。(孙鹏, 2010)
在巴塞尔委员会的推动下,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始重视和加强对操作风险的监管。2002年7月,英国金融服务业管理局(FSA)发布了《关于操作风险系统与控制》的咨询文件,在咨询文件中,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具体过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测、风险控制和记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FSA认为银行应该规避、转移、防止或减少操作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或潜在的冲击。银行可以通过调整本行的风险文化、完善内部控制过程与系统,来促进操作风险控制策略的执行;也可以通过外部采购和保险等机制来转移和改变操作风险暴露;还可以通过提取预期损失准备金,维持充足的金融资源以应对非预期损失管理学论文,来控制银行的操作风险。
在美国银行业,董事会对本行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负责审批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风险管理部门则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确定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同时,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对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以保证公司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
德国商业银行采用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只是对操作风险的分类上略有不同,对于操作风险的度量,考虑到诸方法的优缺点,德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则着重考虑采用内部衡量法,因为该方法能较好地结合绝大多数德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类别和范围等自身情况,对风险的衡量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并且还不断地熟悉与完善内部衡量法的具体操作过程管理学论文,不断积累经验,为将来使用更为精确、更加灵敏的度量模型做准备。(孔繁利, 耿玉新 2007)
2. 我国对操作风险管理状况
近期,国内商业银行大案要案频发。2005年1月,中国银行黑龙江省河松街支行发生内外勾结票据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0 亿元。2006年2月,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四马路支行4亿元巨款下落不明杂志网。2007年4月,邯郸市农业银行金库被盗窃现金人民币近5100万元。纵观这些案件,不是和银行员工越权交易、操作失误有关,就是流程或系统存在漏洞,或者就是外部环境出现了变化,这些风险属于操作风险。
伴随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风暴”和银监会公布的金融机构处理涉案人员的人数、发生经济案件和违规经营案件数,我国业界对银行操作风险的关注程度也日趋深入。不论是金融监管部门,还是金融从业机构,都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的力度。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文件也说明银行监管机构对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的高度重视。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还处在向真正的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完善,因此,操作风险广泛存在管理学论文,而且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损失。目前,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领域,而操作风险研究由于缺少足够的数据以及成熟的研究方法而罕见报道。此外,操作风险的研究较为匮乏,有关操作风险事件和数据积累也十分贫乏。因此,研究操作风险管理对于国内商业银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策略
我国银行业无论是在操作风险管理理念,还是操作风险管理手段上都与国际银行业存在较大差距。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深入研究巴塞尔协议对操作风险监管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并不断完善。在新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及管理框架的基础上,讨论了保险在操作风险缓释方面的作用,要从确立资本配置观,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及良好的内控制度出发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2. 通过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力及由此产生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对经营管理层的监督与激励不足杂志网。要减少和杜绝管理层内部欺诈事件的发生,就必须从银行产权结构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入手,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与此同时,改革和完善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政策。
3. 在深入分析操作风险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操作风险主要计量方法的内容及其适用性规范文本,并针对我国操作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管理学论文,推进高级风险计量模型开发与应用。
4. 以各类操作风险数据为基础,根据事件类型或者业务类型区别风险并逐步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对操作风险的敏感度,更精确地计量此类风险与银行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程度。通过抽取事件、事件原因分析、风险映射、风险控制、资本管理等流程,在进行风险计量和数据收集的同时,还将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以及监测、检查等功能进行有机的结合。更加科学的对操作风险进行研究管理。
四、结语
随着银行业的产品日趋多元化、业务流程日趋复杂化、人文环境不断变化,对于操作风险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如果操作风险管理适当,将会保证商业银行正常顺利地运营,以获取利润。相反,将会导致商业银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会给商业银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基本保障,加强对银行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防范必将有助于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繁利,耿玉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中外对比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7(7)
[2]李海红,徐思云.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防范措施[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10)
[3]栾淑彦,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及其管理[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9)
[4]张同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绩效测度体系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5)
[5]孙鹏,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探究[J].经济与法,2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