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一.网络道德概述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行为的潜在标准和规范,是人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使用者中的主宰力量,据调查统计,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其比例占52%,其次是学习知识,其比例占23%。2009年五月份,武汉某高校博士生黄某、大学生张某因为注册色情网站会员传播淫秽物品被抓获。
关键词:高校,互联网,网络道德
 

一.网络道德概述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行为的潜在标准和规范,是人的价值取向。网络道德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网络行为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又称虚拟实在virtualreality)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构成的网络虚拟空间。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virtual human)、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虚拟共同体(virtual community),而且有虚拟全球文化(virtual global culture)。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衍生出虚拟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并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它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延伸,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折射。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分析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以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业已成为扩展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使用者中的主宰力量,据调查统计,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娱乐消遣,其比例占52%,其次是学习知识,其比例占23%。以娱乐消遣作为上网目的造成大学生网民网络道德水平较现实会有较大差距。年仅21岁的山东某在校大学生小祝,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竟然组建了5个淫秽网站,共计发展“会员”21万多人。2009年五月份,武汉某高校博士生黄某、大学生张某因为注册色情网站会员传播淫秽物品被抓获。

据调查,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传播垃圾邮件,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网络欺诈行为,网络色情聊天,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等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常有发生。互联网‘黄、假、坑、俗’等不道德现象大量出现,影响了网络的正常秩序,放大了网络的负面作用,而网上的不文明行为已经对大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威胁。

2.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1)网络的匿名性:网络的匿名性很容易削弱人们的责任意识和诚信品质,在网络空间,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在无拘无束中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在道德上出现迷失,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的下降。据资料显示,有31.4%的大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大学生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脏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

(2)网络的随意性:网络是虚拟的开放空间,少了许多现实世界的条条框框。一些网民,滥用自由,在网上不是乱发牢骚,就是侮辱谩骂他人,甚至不理智地引导狂热民族主义情绪或者别有用心地散布谣言和小道消息,损害国家声誉甚至是危害国家安全。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开通博客的网站基于点击率的考虑,盲目放任一些博客的出位行为,有时甚至是通过鼓励或恶炒的方式将恶俗博客的消息从虚拟世界扩散至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并非天然隔绝。这些极端的、不负责任的、低俗的东西会通过每一台电脑终端流入人们的脑际,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道德判断力的养成的重要阶段。网络信息良莠并存,多元的信息对免疫力不强的大学生极易产生冲击,并让他们在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中陷入非理性的状态,造成他们责任观念淡漠、判断力缺乏。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容易消解大学生对现实社会的道德责任感,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失去了外在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大学生的道德自我评价能力可能迟钝,造成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道德取向的迷失。

(3)网络的虚幻性:网络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另一个是虚拟的世界,大学生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极地逃避现实。

(4)网络的放大性:网络经过迅速发展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因其具有的无障碍性、快速性、隐秘性和极大的参与性,使得在这个虚拟社区活动的网民可以置传统的道德约束于不顾,随心所欲。网络上的每一个主体都是道德的主宰者,在猎奇心态和网络隐蔽性的影响下,相互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尊重就很容易被忽略掉。就如“犀利哥”的出现最初只是满足了一些人猎奇调侃的需要,而另一个红透网络的“凤姐”其心理缺陷也被无限放大。这种猎奇嘲讽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让一些低俗文化大肆传播,创造了一个不好的社会氛围,由此滋生的“网络暴力”也开始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

三.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必要性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人的社会行为具有统一性,社会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因此互联网的道德就成了社会道德的一个延伸。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是网络,超过了其它传统媒体,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对来自网上的信息的选择上有时缺乏判断,抵御来自各方面的不良文化的警惕性不高。网络如同一柄双刃剑,给人们带来强大信息传播途径的同时,虚假信息以及色情、淫秽小说、图片、视频等垃圾信息通过网络蔓延,又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网络行为使很多学生丧失了责任意识和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沉溺其中,把网络当作极度自由世界,摆脱现实的拘束。从近几年通过论坛、博客暴他人隐私,到现在某些人为了成名,索性自暴隐私、上传个人丑闻和淫秽图片,吸引眼球,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并引得不少人纷纷效仿。长此以往,网络的负面作用会越来越大,不仅会失去公众的信任度,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还会使人们渐渐失去是非观念和羞耻感。免费论文。如果没有必要的教育和防范措施,网络上的消极东西对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积极主动地搞好网络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促使网络健康发展,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要求。

2、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在网络时代,抢占网络这个阵地来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主动的融入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洪流中来,有了阵地意识,才能确保我们国家在激励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而且,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已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实施侵略和渗透的重要手段。如果不加以警惕,网络文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浅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网民”的政治倾向、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这种“西化”的影响,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一部分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里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是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

四.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对策在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带来的挑战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对策有如下几点。

(1)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加强互联网络的法制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学校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仅靠学校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必须协同家庭、社会各方共同促成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形成。免费论文。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必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作斗争,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为高校开创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网吧管理,提高网民自律性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要借助各种宣传媒体,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帮助青年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提倡网络道德观念。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予以打击,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高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防堵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思想。利用课堂及开展活动大力推广和普及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所有上网者的网上行为。依法管理,依法惩处才是切断网上犯罪和网上不良信息的关键所在。

(2)大力建设校园网,倡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重视开发利用网络的德育功能,把网络作为德育的有效手段,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丰富校园网虚拟社区的信息资源,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把传统的校园文化与虚拟社区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游戏、交友等方面的需求,使德育更具实效性。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校园网的信息管理和技术防范力度,过滤网上的有害信息,加快规范网络新闻的进程,避免虚假信息的发布,净化校园网络。免费论文。

(3)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成瘾者因长时间的人机对话,会产生感情冷漠。有研究表明: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会导致孤立、焦虑感,使抑郁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增加,从而减少了社会生活的参与度,使人格的发展受到影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以网络为载体,充分利用网络自身功能与特点,进行网络心理教育,辅助平日的谈心等工作,对症下药,在工作中不仅要强调主流的价值观念,还要立足于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向大学生们提供各方面信息和多种选择方案,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独立思索,使青年大学生们自主地选择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念。

(4)培养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当务之急。新形式下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既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进行网络操作,既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具有一定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新动向,自觉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引导学生自己去掌握道德概念、道德评价、道德判断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网络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网络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且这块阵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及时转换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掌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动权,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成就更多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惠保德. 信息化社会的高校德育应对策略[ J ]. 河南教育:高教版, 2007, (9).
[2] 于和利.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高校德育工作[J]. 经济师 , 2006,(06)
[3] 梅松丽.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 吉林大学 , 2008
[4] 刘宝辉, 赵亚伟. 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与挑战[J].经济论坛 , 2008,(11)
[5] 刘大可. 论网络文化建设的时代作用[A].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 [C], 2008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全过程控制项目造价工程师的执业对策
下一篇论文:浅谈如何科学的控制工程造价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