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为。唐甄将听民自利看作富民的根本途径,“圣人无生财之术,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以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富民》)
4、保护私人财产。孟子提出“恒产恒心”论,认为人有了自己的固定私人财产,就有进行生产致富的恒心。清朝的王夫之也提出与孟子“恒产恒心”论基本思想相同的“恒畴”论。
三、富国思想和富民思想的内在联系
从富国思想的演变和富国思想的分析中毕业论文怎么写,可以看出富国思想由“富整个国家”思想逐渐转变为“富统治阶级”思想,也就是由国本位转变为官本位。而富民思想的内涵也在历史长河中发生变化,由“富百姓”思想转变为“富私人”思想,即由民本位转变为私本位。那么中国传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富国思想还是富民思想占主导地位。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富国富民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富国思想,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乃至现代一直存在着深厚的整体主义传统。分析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儒、法、道三家思想,可以看出,以孔孟为首的早期儒家虽然提出了富民思想,强调“民”的重要性,但也不忽视“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开始宣扬通过“三纲五常”将整个社会变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并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法家更加强调国家集权,一切以国家整体利益为主期刊网。道家认为:“吾在天地之间毕业论文怎么写,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子?秋水》)在道家看来,只有整体,而个体微不足道。
赵靖先生指出:“在传统经济思想看来,求富,必须把富国放在首位。因为,富国不仅有最普遍的品格,还有最基础的品格。国是整体,国富对全国各有关方面均有利。富国意味着全国的生产总量、财富总量的增长,这将是改善各方面经济的基础。”[3]其实,“富国为先”与“先把蛋糕做大”的道理是一样的。
虽然富国思想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富民”了。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所主张的“富国”取其广义概念,是指使整个国家富起来,这既包括“富国库”,又包括“富民”,即“上下俱富”。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应是:以富国为主、富民为辅,两者相统一的“国、民俱富”。
参考文献
[1]钟祥财.论中国古代的富国富民思想[J]. 社会科学,1995,(1):63-67
[2]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一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四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5]赵晓雷.中国经济思想史[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戴家龙,赵建.中西经济思想纲要[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