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辽宁省中新生代盆地深层地热地质条件调查与研究

时间:2015-09-24  作者:宋 波 宋建伟

论文摘要]着重介绍了辽宁省中新生代盆地分布特征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分析评价各盆地的地热地质条件,确定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有利地段,提出开发规划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新生代盆地,地热,资源,勘查开发

地热资源是储存在地球深部可再生的环保型洁净能源。有人称地热能是继石油、煤、天然气之后的第四能源,因利用广泛,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在开发投资及利用方面优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

辽宁省的地热资源十分丰富,鞍山汤岗子、葫芦岛兴城、丹东五龙背等地热全国闻名。这些地下热水不但用于医疗,还广泛用于取暖、温室种植、养殖等,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已初见成效。虽然辽宁省地热资源已经开发利用,但仍局限于对浅层地热的开发,对于一些断陷盆地深层地热开展的工作较少,其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辽宁省中、新生代盆地的深层地热资源有着广阔的资源远景,其地热地质条件与许多地热资源开发程较高地区(如北京、天津)的地热地质条件相似。因此应加大对地热资源勘察开发的力度,让资源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1、地形地貌

辽宁地貌是受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演变而成的。我省总体上是以下辽河平原为中心,向东西两侧由平原、丘陵过渡到山地。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中部平原区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根据我省地形地貌特点,可将我省全区区域性地分成四大地貌单元,即辽东山地、辽西丘陵山地、下辽河平原以及辽北低丘。

2、地层岩性

辽宁境内地层发育较齐全,从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太古界和早元古界的基底变质岩系广泛分布于辽东和辽西地区。上元古界及古生界分布在太子河流域、大凌河流域、复州湾一带。中生界广泛分布于全区,第三系见于抚顺及沈北一带,而第四系冲积层则遍布于中部广大平原地区。

辽宁省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岩浆活动较为强烈,岩浆岩十分发育,分布广泛。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类、闪长岩类。

3、地质构造

辽宁省断裂方向以东西向、北东及北北东向为主,其次为北西向和南北向。断裂构造可分为超岩石圈断裂、岩石圈断裂、壳断裂和一般断裂四类。

①深部地质构造

对中新生代盆地来说,朝阳盆地、阜新-义县盆地重力低值区地势相对上升、地幔坳陷、地壳厚度较大,沈北盆地、大民屯盆地和下辽河盆地为地势沉降区,地幔隆起,地壳较薄。

②中新生代的火山构造

辽宁中、新生代火山构造明显受区域构造的控制。辽西地区火山活动带火山活动强烈,时间较长,火山喷发带呈北东向长条带状平行排列,与区域同方向广泛发育的断裂构造线及褶皱方向一致,显示出断陷区构造带上的构造特点。而辽东地区火山活动带的火山活动相对较弱,发生的时间较晚,火山喷发带断续沿北东和北西及近南北方向排列,构成棋盘格子状,显示出隆起区上的断裂构造特点。

三、中新生代盆地分布及基本特征

1、中新生代盆地分布

辽宁省中新生代盆地分布广泛,省内共有中、新生代盆地84个,其中侏罗纪盆地10个、白垩纪盆地69个、第三纪盆地4个、第四纪盆地1个。省内各地区均有盆地分布,其中辽宁西部地区有28处,中部地区有11处,分布较为密集,规模较大,而辽东地区有45处,分布相对零星、规模小。

2、中新生代盆地基本特征

辽宁省84个中、新生代盆地的生成于六个地质时期。每个时期生成方式、所处构造位置、形态特征、建造组合、构造变形等方面特征均不相同。其总体演化过程,早期为断陷阶段,晚期为坳陷阶段。断陷阶段为箕状盆地,坳陷阶段为基本对称式盆地。这些不同时期形成的盆地总的特征是侏罗纪时期为继承性盆地,白垩纪时期为上叠式盆地,老第三纪时期为裂谷式盆地。

四、深层地热勘察及开发利用现状

1、勘察现状

我省地热资源丰富,相继开展过不同比例尺的调查、勘察、评价工作。但这些勘察工作多限于就热(温泉)找热或勘察深度较浅,对中新生代盆地深部地热的勘察研究程度相对较低。

自2000年以来,我省加大了在各盆地的深部地热勘察工作。大连市的深部地热勘察工作开展比较广泛,已成地热井多眼,其勘察深度一般在1500~2000m,最深达3020m。在阜新东梁、本溪等地成功的施工了地热井。锦州市、鞍山市也在进行深部地热勘察。

朝阳盆地地热勘察为普查阶段。阜新东梁则在三维地震的基础上钻探成井,提交完井报告。大民屯前当堡地段仅利用已有钻孔进行了地热试水试验,沈北盆地在个别地段进行钻探工作。下辽河盆地虽然在大洼等的施工了多眼地热井,但是没有正式的深层地热勘察报告。

总之,本次研究的五大盆地地热勘察工作多处在普查阶段,勘察程度较低。

2、开发利用现状

全省有天然出露和人工揭露地热55处,最高温度达98℃。省内地热开发的多数为断裂深循环型,以天然出露并经进一步勘查扩大了资源开发前景。对于深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仅限于盘锦市、大连市等城市,利用程度较低。

五、中新生代盆地地热地质条件

多数中新生代盆地为断陷盆地,沉积巨厚,发育迭置多层的热储系统,主要热储层是中新生代砂岩孔隙裂隙热储和古生代与上元古代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型热储。盆地热流值较高,为60~83mW/m2,热储温度35~100℃。下面就重点调查的盆地内与地热成生相关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温场特征等几方面进行地热地质条件论述。

1、下辽河及大民屯盆地

①地层岩性

下辽河盆地与大民屯盆地同属一个构造单元。下辽河盆地中,上第三系厚度大的明化镇组地层及第四纪地层覆盖在馆陶组地层之上。且明化镇组下段发育一层稳定且较厚的泥岩层,导热性差,是良好的盖层,盖层总厚度500-1400m。热储有多层,盆地基底的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构成本区的下部热储层,埋深较大,温度高;沙河街组及东营组的砂岩、砂砾岩为中部热储层;上部的馆陶组热储由粗碎屑砂砾岩构成,富水性相对较好,为良好热储层。

大民屯盆地的盖层由东北向西南厚度增加,一般厚度1500~2500m,岩性主要为第三系的泥岩、砂岩和砂砾岩,保温性较好。热储主要分为三层,上层为沙一段下至沙三段上,岩性为砂岩和砂砾岩;中间层为沙四段,岩性为砂岩和砂砾岩,埋深较大,大于2000m;最下层热储由盆地基底太古代混合花岗岩和中生界白垩系的砾岩组成。

②地质构造

下辽河盆地和大民屯盆地属于下辽河断陷大地构造单元,区域内可进一步划分为六个二级构造带,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凸起带、西部凹陷带、中央凸起带、东部凹陷带、东部凸起带,北部为大民屯凹陷带。中生代以前的构造运动以地台型稳定的整体升降为主,中生代后期,构造运动比较活跃,老的格局开始解体,构造线方向由东西转为北东向,初步形成了凹凸相间的基本构造格局。这种构造格局控制着盆地地温的分布。

③地热水文地质特征

下辽河盆地中钻探程度高,钻孔多,已证实几乎所有的地层段都有含水层。按地层时代从新到老可分为三个热储系统。上部为上第三系热储系统、中部为下第三系热储系统、下部为古潜山热储系统。

大民屯盆地地下热水主要赋存在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及碳酸盐岩溶隙中。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基于可拓学理论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评价
下一篇论文:辽宁省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与评价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地质论文
最新地质论文
读者推荐的地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