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难理顺低碳经济。现有无自然资源约束高碳排放经济及其造成的气候、环境问题,是私人产品挤占公共环境服务而引起不可持续发展。逻辑是:生物圈非约束三大化石能源开采、耗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累积——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阿伦尼乌斯[②]二氧化碳增加含量会引起温度上升理论——温度上升造成气候、环境问题引起公共环境服务不足,人类不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对、绝对限制、约束三大化石能源开采、耗用及其碳排放就是低碳经济的关键内容。低碳经济的对象是环境及其公共环境服务,是可计量、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三大化能源资源的约束开采耗用,进而降低、减少对公共环境服务的破坏,使经济在碳约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化石自然资源约束前提条件与低碳经济
(一)高碳排放源于GDP对资源、环境的耗用关系。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布莱尔说:“能源对现代经济生死攸关”,有两层含义:第一,没有能源就没有经济增长,就目前而言,一次能源主体是三大化石能源,BP(2009)统计显示,2007~2008年两年间,三大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88%,中国占93%。三大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有限,一次能源与经济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 =0.98(见图1)。第二,能源耗用产生的废气过度、累积排放,污染、破坏公共环境服务,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过度累积,超过生物圈承受力,人类不可持续发展。布莱尔以“碳排放”为纲,诠释、细化和量化了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思想,在宇宙飞船经济这一封闭的“生态—经济体系”中,借助外来太阳能,在其内部重复着物质、能量循环——有多少三大化石能源消费,对应着多少温室气体排放,污染环境,不同程度破坏、扰乱应有的生态平衡。就三大能源开采、耗用的废气排放影响生物圈应有动态平衡,有学者称其为:“煮豆燃豆萁”——“开采耗用(燃烧)三大化石自然资源,以废气排放物破坏污染(煮)公共环境服务”。碳排放与废水、固体废弃物不一样,它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国际公共产品性质,低碳经济采用倒逼发展机制,将环境污染、破坏的非市场、不可分的公共产品难题,转化有市场、可分割的三大化石能源自然资源问题,因此,低碳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可操作,是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发展。一如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戴维·帕克所说:“作为新西兰推动环境可持续性的一部分,我们做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
图1:1990~2007年中国GDP与一次能源消费正相关,相关系数 =0.98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sj/工业革命以降,世界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三大化石能源资源,其排放废气,受《京都议定书》、《蒙特利尔协定书》等条约约束。研究结论显示,温度气体2/3来自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三大能源。表2、表3显示,受能源替代有限性约束,二氧化碳排放自1973~2007年,变化不大,由99.9%降低到99.6%,34年仅仅降低3.3%。这说明,即使有技术进步,没有三大化石能源约束,碳排放绝对数量(表4)、相对数量都不会有什么大变化。
表2:2008年世界、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及其结构
区域
|
石油
|
天然气
|
煤炭
|
核能
|
水电
|
合计
|
世界
|
3927.9
|
2726.1
|
3303.7
|
619.7
|
717.5
|
11294.9
|
%
|
34.8
|
24.1
|
29.2
|
5.5
|
6.4
|
100.0
|
88.1
|
11.9
|
中国
|
375.7
|
72.6
|
1406.3
|
15.5
|
132.4
|
2002.5
|
%
|
18.8
|
3.6
|
70.2
|
0.8
|
6.6
|
100.0
|
92.6
|
7.4
|
数据来源: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IEA,2009),经整理
表3:1973、2007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及其二氧化碳排放(%)
占比 年份
|
1973
|
2007
|
能源种类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最终消费(%)
|
13.2
|
48.1
|
14.4
|
8.8
|
42.6
|
15.6
|
三项合计(%)
|
75.7
|
67
|
二氧化碳排放(%)
|
34.9
|
50.6
|
14.4
|
42.2
|
37.6
|
19.8
|
三项合计(%)
|
99.9
|
99.6
|
数据来源: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IEA,2009),经整理
二氧化碳排放将持续增加,IEA(2009)统计显示(表4),1973年,世界消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4675Mtoe(million tonnes of oil equivalent),到2007年,增长到8286 Mtoe,增长1.8倍,年均增长1.7%;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则由15640Mt(million tonnes)增加到28962 Mt,增长1.8倍,年均增长1.8%。IEA预测,到2030年,按现行发展方式,世界消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17014Mtoe,仍占能源总量的80.5%,比2007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3.2%。
表4:三大能源消费及其二氧化碳排放
年份 消费
|
三大能源消费
|
二氧化碳
|
1973
|
4675(Mtoe)
|
15640(Mt)
|
2007
|
8286(Mtoe)
|
28962(Mt)
|
73-07年均增长
|
1.7%
|
1.8%
|
2030(预测)
|
17014(Mtoe)
|
59469(Mt)
|
07-30年均增长
|
3.2%
|
3.2%
|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KEYWORLD ENERGY STATISTICS(IEA,2009),经整理
图2、图3显示,人类开采、耗用三大化石能源的两难困境——在宇宙飞船经济中怎样“煮豆燃豆萁”的无奈逻辑:化石能源使用——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环境污染,人类宇宙飞船经济不可持续。
图2:2007年,按2000年美元计算的购买力GDP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 0.99
 
二氧化碳排放,仅仅指三大化石能源,并依据1996年修正版IPCC指南,在IEA's的能源平衡表基础上计算
数据来源: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IEA ,2009),经整理
图3:按2007年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 0.998

二氧化碳排放,仅指三大化石能源,并依据1996年修正版IPCC指南,在IEA's的能源平衡表基础上计算
数据来源: KEY WORLD ENERGY STATISTICS(IEA ,2009),经整理
(二)数理模型及其经验描述。把前述分析模型化为: ,其中,y代表GDP产出;r、e是来自生物圈的生产要素,按照萨缪尔森(1998)对生物圈生产要素二分法,r:resources,代表生物圈中的可分割(appropriable)、可市场化自然资源,此仅指三大化石能源,e:environment,代表生物圈中不可分割(inappropriable)、难市场化的公共环境服务,耗用r导致的温室气体对e的质量和数量有负面影响;k:capital,代表人造累积资本。r、e与k一样,都应有“折旧”,r的折旧是:人类从生物圈中拿走东西,自然资源存量减少, e的折旧是:人类在环境中放入东西,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公共环境服务质量下降。 , 说明,产出y是r、e的不减函数; ,即 ,说明r、e是不可完全替代的生产投入要素,并且依据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规律,k对r、e的替代有限,即 , 。总结这些关系,y产出函数具有列昂惕夫函数属性。
依据图2逻辑,二氧化碳排放与能源总消费高度正相关,0.998。我们把人r、e之间的关系经中心化后,简化为:(实证见附录A),( , 大于0且有上界的系数。 的上横线符号,表示有上界低碳生活论文,下同。)其经济含义是,一单位化石能源消费,相当于有来自生物圈的总共 单位不可替代自然资源要素投入,这一关系也把不可市场、不可分割公共环境服务纳入了核算。这就是为什么在党的十七大文件中,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看作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概念和行动。
产出函数 ,不管其规模报酬如何, , ,使得如下关系

成立,当 表示规模报酬不变怎么写论文。令 ,

令 ,C:coal,代表来自生物圈的化石能源资源,附录A表明,,从列昂惕夫函数看,r、k受e的质量、数量约束。“燃烧”r的温室气体“煮”公共环境服务,并最终影响r的生产率,因此,r受e的约束而“被打折”成1/1.1,k同此理。 ,表示人造累积资本, , 是不减函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则产出函数转化为仅有“当量的”化石能源和人造资本,三元变为二元实值产出函数,即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