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德育论文

重视家庭在德育教育的作用

时间:2011-04-18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现代的中国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忙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子女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重视家庭在德育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德育教育
 

现代的中国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青少年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客观环境使他们学习兄友弟恭,加上社会额竞争更加激烈,父母更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而放松其品德培养,重智轻德,甚至家庭德育出现空白现象。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畸形开发观念。

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考试分数为先:

纵观天下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但在时下很多家庭的教育中,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无疑是一种畸形开发。家长常常以分数的高低衡量孩子在班级的位置,以升学率的高低衡量学校的好坏和教师的优劣,这无疑又加重了应试教育的砝码。论文检测,德育教育。进而形成社会都要分数的恶性循环。

2、智力开发的盲目性:

在子女的智力开发方面,家长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家长都要求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书画班,并且不怕劳苦地跟着学;各种书刊画报、作文选刊,只要可能对孩子的考试有用就不惜重金,并省吃简用。片面强调技能教育,放松了品德教育。

3、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太阳”,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年到头都被关在笼子里的只只“囚鸟”。放学后,贪玩的孩子们玩着各种游戏, 没几分钟就被家长叫回家去“学习”。怕玩野了。在大人们都休息的星期天,楼区里也少见玩耍的孩子。绝大多数的孩子重复着“在家早读——到学校上课——晚上自修”的“两点一线”的单调乏味生活。家长对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学习好,将来自己有出息,能挣大钱,忽略对孩子的个性培养以及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坚强意志、良好的情绪等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培养。

4、家长自身的因素:

为了给子女的今天及未来提供更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忙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子女的德育教育;或对子女有严格的品德要求,却又缺乏自律精神,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个别父母抱着'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忽视了孩子的早期品德教育,错过了最佳教育时机。以上的种种现象不胜枚举。论文检测,德育教育。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最早的知识、品德是从父母的言行和影响中得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因而家庭德育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曾深有体会地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而不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是道德。”

二、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1.爱心教育:具体讲,爱心教育包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等。

如今的孩子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与爱,不知道付出爱。很多家长认为:现在我们疼爱孩子,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回报的,忽视了孩子的爱心教育。殊不知爱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这方面教育应体现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要从孩子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先引导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爱周围亲近的人,进而引导他们爱家乡、爱名胜古迹,最后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

2.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具体有以下一些内容:(1)礼貌用语。(2)待人接物的礼节,如大人讲话时,小孩不能随便插嘴;不经允许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门。(3)文明行为规则,如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壳;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破坏公物等。

现在一些家长注重了孩子个性张扬的培养,忽略了文明礼貌的培养。文明礼貌是一个人有修养、有道德的反映。论文检测,德育教育。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礼貌,生活就会很愉快、健康,社会秩序也会更有保障,社会主义建设能更顺利进行。

3.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2)家务劳动,要求孩子主动干些家务,培养孩子责任感。论文检测,德育教育。(3)社会公益劳动,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会上组织的劳动,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精神、关爱他人及社会责任感。论文检测,德育教育。

现在很多人忽视劳动的教育,认为社会的发展可以用科学手段解决许多事情,劳动已经可以忽略。但是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劳动的艰辛,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才能理解劳动的意义,从中磨炼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学会勤俭节约等。

4.良好品格教育

诚实、正直、勇敢、毅力、进取心、自尊心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

一生对电学做出杰出贡献的富兰克林,从青年时代起就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达到道德圆满的勇敢而艰苦的计划”,他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册子,将“节制”、“诚恳”、“俭朴”、“正直”、“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记录在册,每项占一页,并用红笔画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论文检测,德育教育。如果日间犯了某一项过失,就做一个黑点,记录在相应的空格里,一星期换一本小册子,他这一计划一直坚持了五十多年,始终严格躬行。因而,富兰克林的美德和他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留芳百世。

三、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1、创设温暖的家庭环境,培养丰富的情感。

学校的思品课教育孩子要有丰富优良的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而丰富健康的情感来自于人际间相互赋予的温馨以及坦诚的沟通与交流。这一切又首先在家庭中得到体验。家庭教育却忽视了这点。尤其在现代这个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很多家长重视挣钱,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和思想;有的家庭因自身的婚姻失败,把孩子放在爷爷家、姥姥家,这种状况在目前我所任教的一年级就占了4%。孩子因为父母的婚姻破裂等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体会不到父母的亲情,心理疑惑得不到解答,无人可以倾诉,得不到家长的指导。导致孩子冷漠寡言,行为偏激,性格扭曲等不良心理,个人修养也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如此下去又怎么学到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进而迁移到爱他人、爱集体、再升华到爱祖国呢?

每个家庭都会存有压力和焦虑,这些压力的来源很多,如亲人生病了,经济上遇到困难等,然而对孩子来说家庭的纷争,父母的争吵,互相伤害是学生所受到的最具威胁的压力。因此,作为明智的父母为了自身的幸福的同时,应该替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考虑,努力创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2、做个好学的榜样

实施德育光靠说教是不行的,身教胜于言教,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学生常常会从各种渠道收到与学校教育不吻合,相矛盾甚至严重冲突的信念,对于正处于认识世界和社会,形成价值观、世界观时期的孩子来说,要求他们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做出合理分析与正确的取舍是勉为其难的。孩子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经过模仿学习得来的。有些家长口头上“望子成龙”,但是每日里在家里除了电视电脑之外,手机、游戏,或邀请他人日日浸淫在麻将桌前“造长城”,不看书,不看报,拒绝学习新知识、新信息,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和好奇心。那么,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又有多大的说服力呢?又如何激发孩子创造生活、追求生活理想的热情?孩子眼中家长的行为远胜过学校教育,胜过家长的训斥,所以才有“身教胜于言教”的说法。因此,家长要求孩子认真学习,热爱劳动,就必须自己在言行上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示范。

3、重视言行统一

家长应该重视日常生活细节教育子女,从小抓起。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着手,立足于看得见,感觉得到的问题与形式,进行生动教育,比如扶贫济困,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固然要大力宣传,但是在平凡生活中关心他人,宽容善良、善解人意的品质更需要提倡培养。大家 很有体会,当从书报电视上得知,陌生的孩子得病、失学等消息时,孩子会自动地为素不相识的外地病孩子募款筹资。有的家长会在孩子面前说:捐什么款,少捐点,自己还不够花呢。一句不经意的语言和行为会在孩子的思想上印有什么样的痕迹?他无法在生活中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长此以往,他身上存有的善良就会烟消云灭。

孩子一起玩耍既是天性使然,又可以在与同龄孩子相互玩耍中,培养认知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彼此间的讲话、争执、游戏都是发展孩子的认知能力、协同能力、团结集体的精神等,甚至影响到成人后的相处待人的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工作越来越需要协作完成,沟通协调能力,善待他人的修养,坚强的性格,情绪的把握和成熟程度等愈发显得重要。但是在孩子的争执中,有的孩子败下来,回家告状:某人碰他了,打他了……。我们听到的不是引导孩子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如何与他人沟通的教诲,却是这样的声音:“你为什么不打他”,“笨蛋,下次 他再打你,你使劲打他”,“别让他欺负你……”,如此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学校学来的“宽以待人”显得苍白无力。

成年人常常批评孩子不尊敬长辈,缺少礼貌,不孝敬父母等等,但是又有多少家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对待父母,岳父母的尊敬程度,早已经成为孩子的无声的反面教材。胆小的孩子不会言语,大一些的孩子会反驳“你为什么与爷爷奶奶顶嘴?你不是也不尊敬长辈吗?”此时成年人又该如何回答?父母说的错话,做的错事,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随时就模仿出来。成年人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才能给孩子恰当的教育。

总之,家庭需要改变辅助教育的观念,强化德育教育的主体意识。家长身上存在的陋习如搞迷信、赌博,红白喜事互相攀比 ,大操大办,虐待老人,溺爱孩子等必须加以改正,并能够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品德、智能、审美素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才能努力构建家庭中所必需的教育孩子的素质,才能使自己的孩子有才有德,行致远。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治本之策
下一篇论文:谈解决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学生迷恋上网的问题
教学论文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德育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班主任论文 幼儿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德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初中英语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初中物理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
国防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相关德育论文
最新德育论文
读者推荐的德育论文